[发明专利]遗传稳定的溶瘤性RNA病毒、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3901.9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D·范思库斯;I·凯尔温什;D·皮亚诺娃;R·佩特罗弗斯卡;J·奥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特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5/768;A61P35/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韩威威 |
地址: | 拉脱维*** | 国省代码: | 拉脱维亚;LV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饰 病毒 制备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溶瘤性RNA病毒 传代 遗传稳定 培养物 人黑色素瘤细胞 分离和纯化 基因组序列 病毒适应 肠道病毒 达卡巴嗪 利巴韦林 抗癌剂 人粪便 癌细胞 弱化 繁殖 肿瘤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遗传稳定的溶瘤性RNA病毒、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而言,在用于通过修饰天然ECHO 7病毒来制备经修饰的ECHO 7型肠道病毒的方法中,其中所述天然ECHO 7病毒通过已知方法从人粪便中分离并通过基因组序列鉴定,所述修饰如下进行:首先在通过抗癌剂达卡巴嗪弱化的癌细胞中进行病毒适应,进一步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传代经修饰的病毒,随后在人黑色素瘤细胞中繁殖并进一步在通过利巴韦林处理的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传代,通过已知方法分离和纯化。经修饰的病毒适合用于治疗各种肿瘤。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7月16日、申请号为201480040030.3、发明名称为“遗传稳定的溶瘤性RNA病毒、其制备方法及用途”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发新的生物技术产生的抗癌制剂,即遗传稳定的溶瘤性RNA病毒,用于制备所述溶瘤性病毒的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病毒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已知了一个多世纪[Kelly,E.;Russell,S.J.History ofoncolytic viruses:genesis to genetic engineering.Mol.Ther.2007,15,pp.651-659],并且在使用各种病毒的实验性癌症疗法中取得了许多有前景的成功,尽管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受到难以预见肿瘤与其宿主以及病毒与人免疫系统对病毒抗体的应答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阻碍。
虽然关于病毒在癌症疗法中的使用的临床研究开始于超过50年前,但目前只有两种病毒被批准用于在癌症疗法中的临床应用。它们是删除了E1B 55K基因的腺病毒(Garber,K.China approves world's first oncolytic virus therapy for cancertreatment.J.Natl.Cancer Inst.2006,98,pp.298-300)和Echo类型的未经修饰的钝化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欧亚专利007839;欧洲专利申请03733607),其用作抗肿瘤免疫刺激物。
因此,新型高效溶瘤性病毒的开发仍然是时事问题(Han Hsi Wong,NicholasR.Lemoine,Yaohe Wang,Viruses 2010,2,pp.78-106)。
为了增加病毒选择性感染癌细胞的潜力并提高溶瘤活性,已公开了许多经修饰的病毒。它们的特征在于缺失了特定基因,从而防止其在正常细胞中繁殖,或者整合了用于改善溶瘤性质的附加基因。
然而,关于提供针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和功效的遗传学修饰的有限知识导致经修饰的病毒相较于原始病毒,具有较低的溶细胞活性,或较高的人免疫系统抗病毒应答(S.Meerani,Yang Yao,Oncolytic viruses in cancer therapy.European Journal ofScientific Research,vol.40no.1(2010),pp.156-171;Han Hsi Wong,NicholasR.Lemoine,Yaohe Wang,Viruses 2010,2,78-106)。
尽管病毒是良好建立的用于将载体转运至细胞内的工具,但它们的用途受到病毒的高免疫原性的限制(Peng,Z.Current status of gendicine in China:recombinanthuman Ad-p53agent for treatment of cancers.Hum.Gene.Ther.2005,16,1016-10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特桑有限公司,未经迪特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3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尾大肠杆菌噬菌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筛选鸭肝炎病毒毒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