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4034.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卓朝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晶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5/06 | 分类号: | A01N35/0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水稻恶苗病 农药杀菌组合物 秋水仙碱 脱羰 配伍 协同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杀菌组合物,包括Zoarenone与脱羰秋水仙碱。本发明通过将Zoarenone与脱羰秋水仙碱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防治水稻恶苗病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剂,具体是一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杀菌组合物,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实际的农药经验已经表明,重复且专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有害真菌在很多情况下将导致真菌菌株的快速选择性,为降低抗性真菌菌株选择性的危险性, 目前通常使用不同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来防治有害真菌。通过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 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组合,可延缓抗性产生,降低施用量,减少防治成本。天然活性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杀菌杀虫药剂,特别是天然活性化合物复配对于杀虫杀菌的影响,是目前农药领域重点研究方向。
化合物Zoarenone于 2014年发表(Francisco Cen-Pacheco,et al . ,Zoaraminea Zoanthamine-like Alkaloid with a New Skeleton. Organic Letters,2014,16,2880-2883.),该化合物拥有全新的骨架类型,该化合物拥有全新的骨架类型,目前还未见到关于Zoarenone和脱羰秋水仙碱在用于杀菌,特别是防治水稻恶苗病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Zoarenone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好。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将Zoarenone与脱羰秋水仙碱复配,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Zoarenone与脱羰秋水仙碱,Zoarenone结构式如下:
。
所述的Zoarenone与脱羰秋水仙碱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23:1.
所述的Zoarenone与脱羰秋水仙碱的重量之和占杀菌剂总重量的1-6%。
本发明通过将Zoarenone与脱羰秋水仙碱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防治水稻恶苗病的作用,特别是在Zoarenone与脱羰秋水仙碱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23:1之间,其协同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非常的明显,毒性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化合物Zoarenone的制备方法参见文献:Francisco Cen-Pacheco,et al ,Zoaramine a Zoanthamine-like Alkaloid with a New Skeleton. OrganicLetters,2014,16,2880-2883 。
脱羰秋水仙碱,CAS号:477-30-5。
实施例1:
有效成分Zoarenone和脱羰秋水仙碱,与木质素、硅藻土等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有效成分浓度为2% 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有效成分Zoarenone和脱羰秋水仙碱,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溶剂油等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有效成分浓度为2%的乳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晶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乐晶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4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