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脉搏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54412.5 申请日: 2019-05-29
公开(公告)号: CN110403581A 公开(公告)日: 2019-11-05
发明(设计)人: 王栋;蒋海青;钟卫兵;丁新城;李唯昕;刘志豪;叶晖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飞帛丝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5/02 分类号: A61B5/02
代理公司: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代理人: 方晖
地址: 430223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脉搏传感器 电极 桡动脉 脉搏信号 敏感层 人体脉搏信号 传感器结构 检测灵敏度 间隔并排 检测结果 模拟中医 人体生理 人体手腕 中医脉诊 传感层 导电基 传感器 检测 轻便 叠设 脉诊 质感 采集 中医 制作 分析 健康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脉搏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该传感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设的柔性导电基底、柔性敏感层和传感层,所述柔性敏感层包括间隔并排设置的用于取脉的三指电极,所述三指电极分别对应于中医中寸、关、尺三个取脉位置。本发明柔性脉搏传感器通过设置三指电极模拟中医脉诊中寸、关、尺三个取脉位置来采集人体手腕部桡动脉处脉搏信号并通过对桡动脉处脉搏信号的分析来判断人体生理健康,提高了中医脉诊的客观性;通过对桡动脉寸、关、尺三个部位同时取脉,大大提高了人体脉搏信号的检测灵敏度。且该传感器结构简单、质感轻便、不易脱落、且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脉搏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脉象,即人体动脉跳动节律快慢、大小、强弱、浮沉、虚实等象征,人体脉象因蕴涵了丰富的健康状况信息而被中医视为生命的语言,因而越来越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脉搏波所呈现出的波形、波幅、波速和周期等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血流特征。

目前国内外用于监测生理信号的可穿戴医疗织物也有一些报道,诸如美国VivoMetrics公司开发的“生命衫”,可以反映穿戴者的呼吸情况和记录人体的体位变化,但它穿戴性不好、操作复杂、不适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意大利MiliorofPrado公司将纤维或纱线形式的智能传感器与织物技术等结合起来监测呼吸、体温,但价格高且在日常生活中穿戴的舒服性不好,影响其实用性;德国FraunhoferIZM开发的具有传感功能的T恤衫可以实现对穿着者心电生理参数的检测,但长期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皮肤溃烂。现有技术中其他用于脉搏检测的仪器同样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携带不便、不能满足日常监测需求、且生物相容性差、穿戴不舒服等问题。

人体动脉血管随心脏的收缩与扩张而出现周期性搏动的现象,由于脉搏波从心脏出发,经过动脉反射与各级生理因素如血管阻力、液黏性等影响,因此脉搏信号里包含了多种人体健康参数,如血压心跳等,通过脉诊能够反映丰富的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信息。最初医生选用遍诊法,将头、手、足三部分的有关动脉全部诊察,该诊察法耗时较长。张仲景提出三部诊法,通过诊人迎、寸口、趺阳三脉。其中,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之处,为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脉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另一方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与脾气相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因此,寸口脉诊相对于其他诊法具有更精准的诊治效果。

然而,数千年来中医寸口脉诊经验的传承大多都是通过医生口述或者定性的记录,很少有定量的表述或者分类,脉象信息的获取也往往是医生通过手指去按压患者桡动脉处,以获取病人的脉象信息,进而判断其病情。这就给病人脉象信息的确定、传递、存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不同的医生对同一病人脉象的看法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很大,而且这些看法只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得出,主观性强,难以有定量化的数据支持。此外,这种感知的信息无法客观的表述出来。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定量化、客观化的研究,仅凭医生个人切脉进行诊断的中医脉诊很难为西方医学所认可,更无法将中医脉诊推向国际化的高度。因此如何在中医脉诊讲究“整体概念”、“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的各项新技术,使中医脉诊技术更加客观化、定量化,是中医脉诊研究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研究发现,现有中医脉搏检测系统机械结构以腕带式结构为主,该种结构在高于某一压力值下会导致脉搏波动的阻断,无法真实还原“浮中沉”的中医脉诊思想。另外,现有商品多以单点脉搏波传感器为主,其单点结构无法反应中医“寸关尺”的理论观点,且需要使用者测量时保持稳定、平静的状态,对使用环境有很大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普及。其次,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中医脉诊仪,大多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需结合医生的专业知识判断病与非病的界限,只适合在大型医院中使用,而无法推广到普通人群中,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亟需开发一款大众化、科学化和便捷化的脉搏监测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飞帛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飞帛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44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