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锗次氧化锌粉浸出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4507.7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敢;李衍林;魏昶;张梅;李兴彬;陆占清;李旻廷;张候文;朱应旭;刘贤;赵文丽;邓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41/00 | 分类号: | C22B41/00;C22B19/20;C2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锗次 氧化 锌粉 浸出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锗次氧化锌粉浸出工艺,该方法将含锗次氧化锌粉加入水或洗水调浆,通过湿式球磨进行机械活化,得到细磨矿浆;将细磨矿浆与硫酸溶液混合,加入氧化剂进行低酸浸出,产出酸浸液、酸浸底流;在酸浸液中加入细磨矿浆,进行中和,产出锌锗浸出液、中和底流;将中和底流、酸浸底流与湿法炼锌电解废液进行高酸浸出,产出高酸浸出液、高酸底流;将高酸浸出液返回用于低酸浸出,将高酸底流进行压滤,压滤渣经洗涤、压滤,产出含锌锗洗水和铅渣;本发明方法锌、锗浸出率高,有利后序溶液中锌锗铁的分离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锗次氧化锌粉浸出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含锗次氧化锌粉中锌、锗浸出率的方法,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法炼锌工艺的锌浸渣是当前提取锗的重要资源之一,含锗锌浸渣回收锗的方法主要为火法还原挥发法和湿法高温高酸浸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常规锌冶炼工艺与烟化炉挥发含锗氧化锌工艺;日本饭岛冶炼厂采用液态二氧化硫还原酸浸法浸出该渣中的镓锗,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从浸锌渣中高压浸出镓锗的研究,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2年8期)开展了二氧化硫高压还原浸出的研究工作,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为有效回收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建设了二氧化硫高压还原浸出锌浸渣的的冶炼工艺。除此之外还包括含锗锌精矿的直接氧压浸出,如广东韶关丹霞冶炼厂采用硫化锌精矿直接两端高温酸浸工艺(从丹霞冶炼厂锌浸出渣中综合回收镓和锗,有色金属,2009年第4期)。
目前我国的锌冶炼工艺以传统的常规工艺为主,因此锗的提取原料主要是从含锗氧化锌烟尘。含锗氧化锌烟尘是采用火法烟化挥发法处理湿法炼锌、火法炼铅渣后产出的主要含有锌、铅、锗、银等有价金属的一种中间原料,目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先进行两段酸浸,浸出终渣(铅银渣)送火法回收铅和银,浸出液进行丹宁沉锗,产出锗渣经过灼烧得到锗精矿,沉锗后液进行中和除铁之后送净化和电解提取锌。但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常规的锌冶炼过程中,锗回收的流程长,且含锗氧化锌中锌、锗的回收率较低,锌仅在85%左右;锗不到60%。因此,如何提高锌、锗的浸出率,降低浸出终渣(铅银渣)中锌、锗的含量,是制约锌、锗回收率的关键环节。
为提高锌、锗的浸出率,氧压浸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1216573.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从氧化锌烟尘中回收锗的方法 ”,提供了Ⅰ段常压低温低酸浸出、Ⅱ段高温氧压浸出的两段逆流浸出工艺,同时采用亚硫酸钠对浸出液进行还原;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41762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氧化锌烟尘高效提取锌锗的方法”,提供了Ⅰ段常压低温低酸浸出、Ⅱ段氧压低温高酸浸出的两段逆流浸出工艺,相比而言降低了Ⅱ段氧压浸出的温度。氧压浸出可大幅提高锌、锗浸出率,但相比常压浸出工艺,所需设备要求高,且浸出液中三价铁浓度不易控制,高浓度三价铁对后序从浸出液回收锗的影响较大,需增加专门还原工艺以确保浸出液中的铁为二价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锗次氧化锌粉浸出工艺,针对传统两段逆流浸出工艺流程浸出率低问题,通过优化和调整工艺流程配置,分步实现锌锗的高效浸出、铁离子的还原、浸出液pH的控制,解决冶炼过程中锌、锗的高效浸出和浸出液中三价铁的控制等问题,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清洁环保,有利于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工艺步骤如下:
①将含锗次氧化锌粉加入水或含锌锗洗水调浆,通过湿式球磨进行机械活化,得到细磨矿浆;
所述含锗次氧化锌粉为常规湿法炼锌渣采用回转窑或烟化炉处理所得的次氧化锌粉,其中除含锌和铁之外,含锗0.05~0.20 wt%、含硫2~8wt%;
所述含锗次氧化锌粉:水或含锌锗洗水=1kg : 1~2L,细磨矿浆中固体粒度小于200目;
②将细磨矿浆与硫酸溶液混合,加入氧化剂进行低酸浸出,固液分离,产出酸浸液、酸浸底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4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