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5290.1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雷群;韩伟业;李益良;李涛;黄守志;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33/134;E21B37/00;E21B43/116;E21B43/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砂卡 可溶 桥塞压裂 工艺 管柱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连接的管柱本体、射孔部、坐封部、可溶桥塞和可溶顶替冲砂工具,所述可溶顶替冲砂工具包括自所述可溶桥塞向自由端依次连接的可溶胶塞、可溶叶轮结构和可溶喷嘴;所述可溶胶塞用于刮掉井内余砂且将余砂顶替到压裂裂缝内;所述可溶叶轮结构与所述可溶胶塞能转动地连接,所述可溶叶轮结构用于转动产生涡流推动携砂液;所述可溶喷嘴与所述可溶叶轮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可溶喷嘴用于向井内喷射顶替液冲刷沉砂;所述可溶胶塞、所述可溶叶轮结构和所述可溶喷嘴内贯通设置顶替液通道,所述可溶喷嘴、所述可溶叶轮结构和所述可溶胶塞均由可溶材料单元构成;
所述可溶叶轮结构包括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的外壁上设置多个叶片;
所述叶轮本体内能转动地穿设轴向固定的叶轮转轴,所述叶轮转轴远离所述可溶喷嘴的一端位于所述叶轮本体的外侧且构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固定连接所述可溶胶塞;所述叶轮转轴上沿轴向设置用于过液的转轴中心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喷嘴远离所述可溶叶轮结构的一端呈封闭设置,所述可溶喷嘴上沿轴向设置一端开口的喷嘴中心孔,所述喷嘴中心孔的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喷孔,所述喷孔沿所述喷嘴中心孔的侧壁切向设置,所述顶替液通道与所述喷孔连通设置,顶替液经所述顶替液通道和所述喷孔向井内喷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转轴的连接端密封连接有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上套设所述可溶胶塞,所述可溶胶塞的外壁上设置倾斜设置刮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本体为加重钻杆,所述加重钻杆远离所述射孔部的一端设置磁定位仪,所述磁定位仪通过电缆接头、电缆与井口电源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孔部包括射孔枪,所述射孔枪与所述管柱本体之间设置第一点火器,所述第一点火器通过电缆接头、电缆与井口电源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封部包括坐封工具,所述坐封工具和所述射孔部之间设置第二点火器,所述第二点火器通过电缆接头、电缆与井口电源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桥塞包括桥塞本体,所述桥塞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桥塞卡瓦。
8.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使用常规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完成第一级射孔及套管压裂施工;
步骤b、向井内下入防砂卡可溶桥塞压裂工艺管柱,泵入顶替液,顶替液通过可溶顶替冲砂工具冲刷和顶替沉砂;
步骤c、顶替结束后,将可溶顶替冲砂工具推至井筒末端自然溶解;
步骤d、可溶桥塞下入到达预定位置后坐封部坐封,进行第二级射孔及套管压裂施工;
步骤e、第二级压裂作业完成后,重复步骤b至步骤d,再继续下一级射孔及套管压裂施工;
步骤f、压裂全部结束后进行放喷,将可溶顶替冲砂工具和可溶桥塞工具的碎块返排出地面;
步骤g、向井内下入后续生产工具,完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52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溶压裂顶替冲砂工具及压裂方法
- 下一篇:一种3D排列金刚石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