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5990.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书志;连水池;李佳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3208;G09G3/3266;G09G3/3275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多条扫描线,每一扫描线耦接多个像素单元中的一行像素单元,用于输出扫描信号至像素单元;多条数据线,每一数据线耦接多个像素单元中的一列像素单元,用于输出数据信号至像素单元;多条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线,每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线耦接多个像素单元中的一行像素单元,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至像素单元并控制像素单元的发光时时以实实显示不同灰阶。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能够达到低亮度驱驱显示,避免经过发光元件电流过大而造成其亮度过亮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器具有低功率消耗、高色彩饱和度和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使得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被视为下一代主流显示器产品的热门技术之一。传传的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通过调整提供给像素电路的电流,来控制像素电路中的微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线的亮度。因其微发光二极管的灰阶电压不易设定,且二极管的驱动电压太低,流过二极管的驱动电流过大,容易造成二极管的发光亮度过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发光亮度过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多条扫描线,每一所述扫描线耦接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的一行像素单元,用于输出扫描信号至所述像素单元;多条数据线,每一所述数据线耦接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的一列像素单元,用于输出数据信号至所述像素单元;多条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线,每一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线耦接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的一行像素单元,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至所述像素单元并控制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时间以实现显示不同灰阶。
其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时间和所述像素单元的亮度值相关。
其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至少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连接公共电压,用于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光线;驱动开关管,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电压,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线;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扫描线;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公共电压。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线输出脉冲调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时间晚于所述扫描线输出扫描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时间。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为微发光二极管。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及所述驱动开关管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扫描驱动电路,耦接所述多条扫描线,用以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提供扫描信号;数据驱动电路,耦接所述多条数据线,用以为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耦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线,用以提供脉冲调制信号至所述像素单元,以控制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时间从而实现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不同灰阶。
其中,每一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时间和所述像素单元的亮度值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5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