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航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6391.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7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汪漪;李伟超;陈孔阳;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城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航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导航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移动终端的加速度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幅值,并基于所述移动幅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获取前一次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位置;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移动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场景为空旷环境或非空旷环境;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场景为空旷环境,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源为卫星定位;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场景为非空旷环境,利用前N次卫星定位的定位结果和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无线热点信息,确定当前非空旷环境下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源,其中,所述定位源包括惯性导航定位、WiFi定位和基站定位;
基于前一次定位的第一定位时间t1和第一定位位置s1,以及基于利用定位调度算法返回的本次定位的第三定位时间t'和第三定位位置s',计算预设时间周期T与所述第一定位时间的和,获得所述移动终端本次定位的第二定位时间t2,以及根据线性插值计算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本次定位的第二定位位置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的过程,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在三维坐标系上的加速度;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三维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夹角;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X轴、Y轴和Z轴分别与所述大地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的夹角,利用对所述移动终端在X轴、Y轴和Z轴上的加速度进行校准,得到校准后的所述移动终端在三维坐标系上的加速度;
其中,x、y和z分别为所述移动终端在X轴、Y轴和Z轴上的加速度,x'、y'和z'分别为校准后的所述移动终端在X轴、Y轴和Z轴上的加速度,p为所述移动终端的Y轴与所述大地坐标系的Y轴的夹角,p=arcsin(-x/g),q为所述移动终端的X轴与所述大地坐标系的X轴的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常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移动终端的加速度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幅值,并基于所述移动幅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在三维坐标系上的X轴、Y轴和Z轴上的加速度,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幅值;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幅值大于运动状态阈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移动状态;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幅值小于等于运动状态阈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移动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场景为空旷环境或非空旷环境,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移动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卫星个数;
若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卫星个数大于等于卫星个数阈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场景为空旷环境;
若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卫星个数小于卫星个数阈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场景为非空旷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场景为非空旷环境,利用前N次卫星定位的定位结果和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无线热点信息,确定当前非空旷环境下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源,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场景为非空旷环境,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前N次卫星定位的定位结果是否准确;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前N次卫星定位的定位结果准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源为惯性导航定位;
若所述移动终端的前N次卫星定位的定位结果不准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无线热点个数;
当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无线热点个数大于等于热点个数阈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源为WiFi定位;
当所述移动终端可识别的无线热点个数小于热点个数阈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源为基站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城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未经鹏城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63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