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6501.3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斯海;高路恒;韩婉淇;宋永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权雪雪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加固 方案生成 改造 材料类型 建筑物 建筑构件 标准规范 建筑加固 建筑施工 人力物力 小型建筑 节约 构建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步骤二、确定建筑物的材料类型以及需要加固的建筑构件;步骤三、将确定的建筑物的材料类型以及需要加固的建筑构件输入所述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并对所述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进行操作以生成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本发明,生成的加固改造方案可指导建筑施工人员科学地对不同材料类型的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以符合建筑物的建设标准规范,尤其是对于小型建筑加固改造采用此方法比较合理,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降低建筑加固改造的成本,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主要原因为:当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已经超过或达到设计基准期时,从理论上讲,结构已经老化,是不宜继续使用的,但因种种原因,这些建筑物需要继续使用,则必须对其进行加固改造,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建筑物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新的使用要求,或者因土地资源的有限和地价、拆迁费用的高昂,使得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对旧的建筑物的修缮与改造,与新建建筑物相比,对原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不仅见效快,而且其造价仅为新建建筑物的30%-6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部分建筑物质量低劣,需要加固处理;自然灾害如风灾、水灾、火灾和地震等的原因使建筑物受到破坏,需要对受到破坏的建筑物进行维修和加固,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加固改造的方案一般需要建筑工程师实地考察以后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然而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如果对于大型建筑加固改造采用上述方法比较合理,但是对于一般的小型建筑加固改造采用上述方法显然不合理,为此,提出一种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人员自动生成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的方法,来指导建筑施工人员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方法,其提出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所述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用于生成对不同材料类型的建筑物的加固改造方案,该加固改造方案用于指导建筑施工人员科学地对不同材料类型的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以符合建筑物的建设标准规范;
步骤二、确定建筑物的材料类型以及需要加固的建筑构件;
步骤三、将确定的建筑物的材料类型以及需要加固的建筑构件输入所述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并对所述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进行操作以生成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建的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可自动生成对不同材料类型的建筑物的加固改造方案,该加固改造方案可指导建筑施工人员科学地对不同材料类型的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以符合建筑物的建设标准规范,尤其是对于小型建筑加固改造采用此方法比较合理,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降低建筑加固改造的成本,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系统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所述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和智能移动终端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软件部分包括客户端和数据库,所述客户端和所述数据库相连接,且所述客户端安装在所述计算机和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内部,所述数据库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和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内部或者云服务器内部,所述计算机和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分别与所述云服务器相互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6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