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光合菌固体基质在降低印染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毒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6547.5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徐洁;肖娴;赵利华;吉昕华;符菁;朱艳;孙硕;周俊杰;赵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01/20;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合菌 印染污泥 生物质 毒害性 寄生 基质 菌种 微生物应用技术 氧化还原电位 游离态重金属 颗粒状生物 重金属控制 重金属生物 固体基质 绿色环保 生物作用 吸附作用 厌氧环境 重金属 污泥 混入 上喷 危害性 弱化 土壤 应用 | ||
1.一种光合菌联用生物质在降低印染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毒性的方法,具体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按重量计,用8份水喷洒在10份光合菌和2份枯草芽孢杆菌基质上,放入37℃培养箱;4小时后补水2份,之后每3小时补水1次,每次补水1份,共喷洒3次;加速菌体活化,提高联用基质混入印染污泥后重金属转化效率;
(2)在印染污泥进行一定的脱水后依据污泥的含水率(40%~55%),每吨印染污泥添加150Kg~250Kg光合菌联用生物质基质,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印染污泥重金属生物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吨脱水后印染污泥中施加添加150Kg~250Kg光合菌联用生物质基质。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降低印染污泥重金属生物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合菌联用生物质基质的制备方法:
A.按重量份数计,取60~70份蒸馏水、30~35份牛肉膏、22~26份氯化钠、16~19份磷酸氢二钾、8~13份磷酸二氢钾、3~5份氯化镁、0.2~0.4份N-甲基-N-亚硝基脲搅拌均匀,并杀菌消毒,得液体培养基;
B.取50份完整水稻秸秆,均匀喷洒2份3%碳酸氢钠溶液,将喷洒溶液后的水稻秸秆压实并转移至马弗炉中,设置105℃预烘5min,升温至350℃干化5~8min;控制秸秆含水率为5%以下且未发生炭化,冷却后即可得到生物质;
C.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30~35份无菌冷却后的生物质;按接种量3%~8%的菌量,将光合菌接种至培养基中,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定温度为27~37℃,以220rpm振荡培养基;培养12~27h;
D.培养结束后,回收培养基中的水稻秸秆,进行脱水,即可制备成光合菌联用生物质基质,剩余培养基中补充45%初始培养基,继续加入30~35份无菌冷却后的生物质,循环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降低印染污泥重金属生物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质的制备,所述生物质制备前需均匀的喷洒一定量3%碳酸氢钠溶液于完整的秸秆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降低印染污泥重金属生物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合菌的组成为紫色硫细菌、蓝藻菌和绿色硫细菌的三种混合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65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