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7043.5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步泉;朱陈松;朱文伟;方娜芳;林秋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步泉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方金芝 |
地址: | 350109 福建省福州市南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龙茶 手工制作 武夷岩茶 一芽一叶 质量比 琥珀色 红茶 白茶 茶青 茶味 粗制 果香 黑茶 黄茶 拼配 肉桂 绿茶 加工 个性化 采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2)粗制、(3)拼配,其中肉桂、瑞香、黄观音、金观音和奇兰的质量比为1.5‑2:0.5‑0.8:0.3‑0.5:0.3‑0.5:1‑1.2。采用一芽一叶茶青,运用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所得的茶品更具个性化:山场特征明显,岩韵强烈,集六大茶类之韵,有绿茶之鲜爽,红茶之醇和,乌龙茶之岩韵,黄茶之甜爽,黑茶之甜糯,白茶之鲜纯,二十余泡后仍有茶味。花果香馥郁持久,汤色金黄透亮,十余泡的汤色基本保持一致,呈琥珀色。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其品质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武夷岩茶的制作工序: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干,其中做青是武夷岩茶特有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序,是奠定武夷岩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1、萎凋即是晒青和凉青,其目的是:一、蒸发少量水分,提高叶片细胞的吸水力,为做青加速“走水”准备条件;二、加速化学变化,为提高香气,除去苦涩味准备物质基础。萎凋方法有: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2、做青是武夷岩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在做青过程中形成的。通过摇青和静置发酵这两个环节反复进行,使水分和茶叶内含物在叶片和茶梗中的运转俗称“走水”,同时茶青内含物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促使茶青苦涩物质转化,使香气形成和显露。其中摇青是武夷岩茶特有的工序,是让茶青之间互相碰撞、摩擦,使叶缘细胞破坏,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形成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做青方法有:手工做青、机械做青、半机械做青。
3、炒青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作用基本与绿茶杀青相同:主要是抑制鲜叶中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以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炒青分为:人工炒青和机械炒青。
4、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卷曲折皱的重要工序。通过揉捻,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有重要作用。其方法有人工揉捻和机械揉捻。
5、烘干是武夷岩茶特有色香味品质形成的重要过程。烘干可以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到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发展香气,提高武夷岩茶品质,且利于包藏。
当前武夷岩茶这5道工序基本通过机械进行:热风加温萎凋→综合做青机摇青→滚筒杀青机炒青→30型或35型揉捻机揉捻→自动烘干机烘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乌龙茶具有金汤玉露的品质:集六大茶类之韵,有绿茶之鲜爽,红茶之醇和,乌龙茶之岩韵,黄茶之甜爽,黑茶之甜糯,白茶之鲜纯,二十余泡后仍有茶味。花果香馥郁持久,汤色金黄透亮,十余泡的汤色基本保持一致,呈琥珀色。
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分别采摘一芽和/或一叶和/或二叶的肉桂、瑞香、黄观音、金观音和奇兰5个品种的鲜叶;(该5个品种的原料产地来自:武夷山风景区茶区,区内面积70平方公里。一般武夷岩茶的采摘标准以三叶到四叶为主,不含驻芽,简称“开面采”。而本实验采摘的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嫩采。(这是因为嫩叶的芳香物质成分更加丰富、滋味更为厚重和耐泡,茶叶制优率高,制作工艺也较难,因此在各个工艺参数上不能从传统工艺上得到启示。)
(2)粗制:将肉桂和瑞香混合成第一混合茶,黄观音、金观音和奇兰混合成第二混合茶,然后第一混合茶和第二混合茶分别经过①鲜叶萎凋、②摇青、③炒青、④揉捻和⑤第一次焙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步泉,未经朱步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7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溯源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