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凸轮轴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7834.8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B·R·卡恩;H·W·阮;D·切托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F01L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凸轮轴 组件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凸轮轴组件,该凸轮轴组件包括基轴、具有圆柱凸轮和多个凸角组的可轴向移动结构以及致动器。圆柱凸轮限定具有扩大区和收敛区的单个控制槽。致动器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销的致动器本体。第一和第二销中的每个销均可相对于致动器本体在内缩位置与外伸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销沿扩大区的第二侧的至少一部分行进然后进入收敛区时,可轴向移动结构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第一销沿扩大区的第一侧的至少一部分行进时,在进入收敛区之前,可轴向移动结构也可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的滑动凸轮轴。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机动车辆(如现代汽车)一开始就装备有动力系统(powertrain),其作用是推动车辆并给车载车辆电子器件供电。动力系统包含动力传动系统(drivetrain),但常常被错误地分类为动力传动系统,其通常是由原动机(如发动机)组成,该原动机将驱动功率经过多速变速器输送至车辆的最终传动系统(例如,后差速器、车轴、和车轮)。以往汽车通常是由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ICE)提供动力,因为这种发动机具有随时可用性、相对较低的成本、轻量化、和整体效率。作为一些例子,这种发动机包括二冲程和四冲程圧缩点火式柴油发动机、四冲程火花点火汽油发动机、六冲程发动机结构、和旋缸发动机。另一方面,混合动力车辆采用替代的动力源(如电动机-发电机)来推动车辆,从而使对发动机动力的依赖程度最小化并且提高总体燃料经济性。
典型的顶置阀内燃发动机包括带气缸孔的发动机缸体,各气缸孔都具有可在其中往复运动的活塞。联接到发动机缸体上表面的是气缸盖,该气缸盖与活塞和气缸孔共同地形成可变容积燃烧室。这些往复式活塞用于将通过点燃燃烧室中的燃料与空气混合物所产生的压力转变成旋转力以驱动曲轴。气缸盖限定进气口,经过这些进气口选择性地将由进气歧管所提供的空气引入各燃烧室。也限定在气缸盖中的是排气口,经过这些排气口选择性地将排气和燃烧的副产物从燃烧室排出到排气歧管。排气歧管相应地收集排气并将它们加以混合以便再循环到进气歧管中,输送至涡轮驱动的涡轮增压器,或者从ICE中经由排气系统排出。
气缸盖(或多个气缸盖,如果发动机具有多排气缸)可容纳ICE的配气机构:进气阀、排气阀、摇臂、推杆、和(在某些情况下)凸轮轴。配气机构是动力传动子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在任何给定时间点控制夹带燃料的空气及进入和离开发动机燃烧室的排气的量。通过直接地或间接地利用旋转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角来调节阀升程和正时(这是通过驱动进气阀和排气阀来完成的),来改变发动机转矩和功率输出。不同的发动机转速通常需要不同的阀正时和升程,以获得最佳性能。通常,低发动机转速要求阀在较短时间段内打开相对较小的量,而高发动机转速要求阀在较长时段内打开相对较大的量,以获得最佳性能。通过附加在不同的凸轮轮廓之间进行选择以便以不同速度和负荷不同地驱动阀的能力,发动机能够在更大的发动机操作条件范围内更好地优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滑动凸轮轴组件,该滑动凸轮轴组件包括基轴、具有圆柱凸轮和多个凸角组的可轴向移动结构,及致动器。圆柱凸轮限定具有扩大区和收敛区的单控制槽。致动器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销的致动器本体。第一和第二销各自都相对于致动器本体在内缩位置与外伸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销沿扩大区的第二侧的至少一部分行进然后进入收敛区时,可轴向移动结构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进入收敛区之前,当第一销沿扩大区的第一侧的至少一部分行进时,可轴向移动结构也可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7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可变排量叶片泵的自适应枢轴
- 下一篇:可调谐薄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