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L型掩蔽层结构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8095.4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0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文;张玉明;白瑞杰;汤晓燕;袁昊;何艳静;何晓宁;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栅结构 掩蔽层 碳化硅MOSFET 击穿电压 内部设置 依次设置 包裹状 衬底层 拐角处 漏电极 上表面 下表面 源电极 栅电极 拐角 延伸 | ||
1.一种具有L型掩蔽层结构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漏电极(1)、N型掺杂衬底层(2)、N型漂移区(3)和P型基区(4),其中,
所述P型基区(4)上设置有P型源区(5)和N型源区(6);
所述P型基区(4)的内部设置有槽栅结构(7),所述槽栅结构(7)的底部延伸至所述N型漂移区(3)的内部,所述槽栅结构(7)的顶部延伸出所述P型基区(4)的上表面;
所述槽栅结构(7)底部的拐角处设置有掩蔽层结构(8),所述掩蔽层结构(8)对所述槽栅结构(7)底部的拐角呈包裹状,且未与所述P型基区(4)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P型源区(5)和所述N型源区(6)上设置有源电极(9);
所述槽栅结构(7)上设置有栅电极(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两个所述P型源区(5)均呈杆状,分别位于所述P型基区(4)上表面的两端;
两个所述N型源区(6)均呈杆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P型源区(5)的内侧且与对应侧的所述P型源区(5)相接触;
所述槽栅结构(7)包括栅介质沟槽(11)和位于所述栅介质沟槽(11)内部的导电材料(12),其中,所述栅介质沟槽(11)伸出所述P型基区(4)上表面的部分同时与两个所述N型源区(6)的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所述P型源区(5)呈环状,且环绕所述P型基区(4)上表面的四周;
所述N型源区(6)呈环状,位于所述P型源区(5)环状的内侧;
且所述N型源区(6)的外侧面与所述P型源区(5)的内侧面相接触;
所述槽栅结构(7)包括栅介质沟槽(11)和位于所述栅介质沟槽(11)内部的导电材料(12),其中,所述栅介质沟槽(11)伸出所述P型基区(4)上表面的部分位于所述N型源区(6)上表面的中心,且与所述N型源区(6)的内侧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所述栅电极(10)设置在所述导电材料(12)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掩蔽层结构(8)包括第一掩蔽层(13)和第二掩蔽层(14),所述第一掩蔽层(13)与所述第二掩蔽层(14)对称设置在所述槽栅结构(7)底部的两个拐角处,且所述第一掩蔽层(13)呈└型,所述第二掩蔽层(14)呈┘型;
所述第一掩蔽层(13)的内表面与所述栅介质沟槽(11)的所述拐角处接触;
所述第二掩蔽层(14)的内表面与所述栅介质沟槽(11)的另一所述拐角处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掩蔽层(13)与所述第二掩蔽层(14)两侧边的长度a均为0.5-1.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蔽层结构(8)通过金属线连接所述源电极(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蔽层结构(8)为P型掺杂,掺杂浓度为1×1018-5×1018cm-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蔽层结构(8)通过离子注入工艺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80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场效应管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