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ndroid系统HTML5资源本地缓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8150.X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航;赵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有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7 | 分类号: | G06F16/957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存 资源文件 服务端 加载 计算机技术领域 资源文件下载 产品版本 同名文件 文件生成 用户体验 有效缓存 重复下载 文件url 监听 页面 替换 响应 更新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Android系统HTML5资源本地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应用采用WebView加载H5页面时,通过WebViewClient类中的shouldInterceptRequest()方法监听指定后缀名的资源文件,将文件url的md5摘要作为文件名,尝试使用本地指定路径的同名文件进行替换,如果本地文件不存在,将在onLoadResource()方法中将该资源文件下载到本地指定目录,并使用上述md5摘要作为文件名重命名;当服务端资源有更新时,在服务端文件名后加上版本号的方法来加载资源文件,版本号跟随产品版本变动,以此为不同版本的同一个文件生成不同的m5d摘要。采用本方法可以实现对WEB资源的有效缓存,真正不用重复下载WEB资源,极大的提高了APP的响应速度,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Android系统HTML5资源本地缓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随之而来的是在这些移动设备上APP呈现爆发式增长,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渐向移动端转移。目前APP的整体实现流程是用户的请求从App界面到网络传送、应用服务再到数据库,然后返回到界面呈现内容。
APP业务迅速的扩展,也给APP的开发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使用原生代码来开发APP应用的方式因为每次改动都需要部署,整个软件的更新都会受制于客户端软件更新,因此各种新的开发模式也陈出不穷。
使用APP内嵌浏览器,通过HTML5开发应用是一种更优的开发方式,具备在业务升级完善时无须下载更新APP,一套HTML5代码可以在各个移动平台使用优点。但本身HTML5是一种Web开发技术,各种Web资源,如JS文件、图像文件或CSS文件等会在使用时从服务器下载到本地,这部分资源的下载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应用界面展现的时间,用户在资源下载完成之前,无法进行任何的处理。若通过手机端自身的缓存机制,虽可以减少频繁的网络操作,减少流量、提升性能,但会占用大量内存,手机一旦杀死进程,在内存中的所有缓存都将会丢失,无法有效控制资源缓存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针对APP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Android系统HTML5资源本地缓存的方法。
Android系统HTML5资源本地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服务端资源下载及替换:
应用使用WebView加载H5页面时,通过WebViewClient类中的shouldInterceptRequest()方法监听指定后缀名的资源文件,将文件url的md5摘要作为文件名,尝试使用本地指定路径的同名文件进行替换,如果本地文件不存在,将在onLoadResource()方法中将该资源文件下载到本地指定目录,并使用上述md5摘要作为文件名重命名;
2)资源更新:
当服务端资源有更新时,在服务端文件名后加上版本号的方法来加载资源文件,版本号跟随产品版本变动,以此为不同版本的同一个文件生成不同的m5d摘要。
具体的,所述指定后缀名的资源文件为“.js”、“.png”或“.css”文件。
当下次加载该资源时,就会优先从本地加载,从而达到快速加载页面的效果,并且节省了用户的手机流量,同时也缓解了服务端的压力。
当下次加载该资源时,就会优先从本地加载,从而达到快速加载页面的效果,并且节省了用户的手机流量,同时也缓解了服务端的压力。当服务端资源有更新时,由于文件名一般来说不会改动,所以md5摘要也不会改变,会产生本地资源无法更新的问题。目前使用服务端文件名后加上版本号,可以为不同版本的同一个文件生成不同的m5d摘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有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有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8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