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咬合型管幕结构支护体系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9653.9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5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贾鹏蛟;李伟伟;董驾潮;王志国;金文强;唐瑞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咬合 型管幕 结构 支护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咬合型管幕结构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预搭建的管幕结构的形状,确定玻璃纤维管系统和钢管系统的尺寸和数量,开挖竖井,搭建施工平台;S2:在设计位置处顶入多根等距分布的玻璃纤维管系统;S3:利用微型顶管机破除相临两个玻璃纤维管系统所正对的管壁,之后在相临两个玻璃纤维管系统之间顶进钢管系统,完成钢管系统与玻璃纤维管系统的搭接;S4:穿入连接件,将相临两个钢管系统连接;S5:灌注密实混凝土,完成管幕支护体系。本发明均采用规则的圆形管,相比于异形管,顶进过程中阻力小,顶进精度易于控制并且对顶进精度要求不高,管间土体清除方便,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幕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咬合型管幕结构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管幕工法作为一种地下工程暗挖技术,特别适用于城市建筑密集、地面交通繁忙地段、下穿既有重要构筑物建筑物、超浅埋及超大断面隧道工程中。现有管幕技术中,传统管幕工法采用带锁扣的钢管,STS管幕采用带翼缘板的钢管,对顶进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管间土体较难清除,使得结构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咬合型管幕结构支护体系施工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咬合型管幕结构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预搭建的管幕结构的形状,确定玻璃纤维管系统和钢管系统的尺寸和数量,开挖竖井,搭建施工平台;所述玻璃纤维管系统包括多根玻璃纤维管和连接套筒,所述玻璃纤维管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玻璃纤维管首尾两端的管壁上均加工有与所述连接套筒相匹配的环形连接面,多根玻璃纤维管通过连接管套与所述环形连接面的配合依次首尾连接成为一整体;所述钢管系统包括多根钢管,所述钢管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多根钢管沿所述钢管的轴线方向依次首尾相连并焊接为一整体;
S2:在设计位置处顶入多根等距分布的玻璃纤维管系统;
S3:根据管幕结构设计的间距,利用微型顶管机破除相临两个玻璃纤维管系统所正对的管壁,所述玻璃纤维管系统剩余部分内设置有支撑件;之后在相临两个玻璃纤维管系统之间顶进钢管系统,并使顶进的钢管系统的管壁与破除后的玻璃纤维管系统的端部接触连接,完成钢管系统与玻璃纤维管系统的搭接;
S4:在钢管系统的侧壁开设连接件穿入孔,相临两个钢管系统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穿入孔穿入连接件,将相临两个钢管系统连接;
S5:向所有钢管系统及玻璃纤维管系统内灌注密实混凝土,完成管幕支护体系。
在所述步骤S3中,先沿所述玻璃纤维管系统的轴线方向破坏部分玻璃纤维管系统的管壁,待钢管系统顶入至未被破坏的玻璃纤维管系统的侧壁时在沿所述玻璃纤维管系统的轴线方向继续破坏部分玻璃纤维管系统的管壁,直至钢管系统全部顶进。
本发明均采用规则的圆形管,相比于异形管,顶进过程中阻力小,顶进精度易于控制并且对顶进精度要求不高,管间土体清除方便,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本发明的横向刚度和承载力高,防水性能好。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管幕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玻璃纤维管系统中玻璃纤维管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钢管系统中钢管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9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化、智能化二衬台车
- 下一篇:一种隧道二次衬砌逐层布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