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0102.4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8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任行;顾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10L15/26;G06F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顾友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语音 识别 身份验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至少包括:预先录制并分析用户根据第一提示语句录入的第一语音口令并将获得的第一口令密码存储在本地;验证时,录制用户根据第一提示语句输入的语音验证口令并将语音验证口令与第一提示语句进行语义内容匹配并将语音验证口令的语音分析结果与第一口令密码进行比对;若比对通过则完成身份验证;若比对不通过且采用其他方式完成身份验证后,根据语音分析结果对第一口令密码进行更新,获得第二口令密码用于之后的身份验证。该基于语音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可避免短信劫持、产生短信费用等问题,能避免繁琐地填写及用户隐私的泄露,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通常隐藏着大量的隐私数据,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的使用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机通常采用指纹验证、问题验证、短信动态码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然而,采用指纹验证时,指纹容易泄露及复制,安全性不高。采用问题验证时,设置时一般需要填写三个问题保证信息的独特和安全性,用户需要填写大量的信息,用户体验较差;这些信息存在一定程度上收集用户隐私的嫌疑;因为填写信息的随意性和用户填写的不确定性,导致需要验证的时候,通过率低,同时需要输入大量文字信息体验差,并且,很多问题验证方案中,要求电子产品为连网状态。采用短信验证时,如果手机停机或信号等其他原因导致短信,容易受外界原因的干扰导致短信信息无法及时触达;同时发短信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发送短信的过程会有一个等待和接收的过程;短信的存在被劫持问题,安全性不高。
因此,寻求一种在手机停机或断网状态下也能有效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且该验证方法设置过程简单并同时不涉及用户隐私,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其能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验证的通过率及准确性,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预先录制用户根据第一提示语句录入的第一语音口令,对所述第一语音口令进行语义解析确认,并进行语音分析获得第一口令密码,并将所述第一口令密码存储在本地;
进行身份验证时,录制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提示语句输入的语音验证口令,对所述语音验证口令进行语义解析,并进行语音分析,获得语音分析结果,并将所述语音验证口令与所述第一提示语句进行语义内容比对,且将所述语音分析结果与所述第一口令密码进行比对,若均比对通过,则完成身份验证;
若所述语音分析结果与所述第一口令密码比对未通过,且用户采用其他方式完成身份验证后,根据所述语音分析结果对所述第一口令密码进行更新,获得第二口令密码用于之后的身份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先录制用户根据第一提示语句录入的第一语音口令,对所述第一语音口令进行语义解析确认,并进行语音分析获得第一口令密码,并将所述第一口令密码存储在本地,至少包括如下子步骤:
录制用户根据第一提示语句而录入的第一语音口令,并对其进行第一次预处理,所述第一次预处理包括在所述第一语音口令中抵消环境声音;
对所述第一次预处理后的第一语音口令进行语义解析确认,判断其语义内容与所述第一提示语句的语义内容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对所述第一次预处理后的第一语音口令进行语音分析获得第一口令密码,并将所述第一口令密码存储在本地,所述语音分析包括对所述第一语音口令进行第二次预处理、对所述第二次预处理后的第一语音口令打标签获得第一口令密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语音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0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