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路径无关的积分来判断导体尖端前的介质被击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2105.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0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辰;张奇;吴姜玮;侯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路径 无关 积分 判断 导体 尖端 介质 击穿 方法 | ||
一种利用路径无关的积分来判断导体尖端前的电介质是否被击穿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出了一种来自守恒积分(路径无关的积分)的物理量(见式1);通过实验测试来得到导体尖端前介质被击穿的临界阈值Kc;当守恒积分的物理量K大于临界阈值Kc时,导体尖端前的介质将会被击穿;所述的具有守恒积分的物理量K的表达式为其中,不但围绕尖端的积分路径是任意的,而且在尖端上下面上的积分的起始点(x1a,x2a)和终点(x1b,x2b)的选择也是任意的。本发明具有可行和便利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场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利用路径无关的积分来判断导体尖端前的介质被击穿的方法。
技术背景
电介质被击穿是在强电场作用下,导体周边电介质丧失电绝缘能力的现象。研究电介质被击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电介质的基本电性能参数之一,代表了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保持绝缘状态的极限能力。
2、绝缘损坏是造成电力设备、电力系统事故的主要因素,约占70%。
3、高场强的应用越来越多,如电子器件,电压不高场强高,高场强问题多。
4、击穿过程中,有电流倍增效应,以及光、热、机械力的作用,在工程应用技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超薄电视机就是气体放电——引起荧光物质发光。
目前对于电击穿也发展出了许多以电磁场技术为基础的电介质被击穿理论。气体介质击穿理论有汤逊理论、流注理论,固体介质击穿也有本征电击穿、碰撞电离雪崩击穿、隧道效应击穿等模型。
在同一带电导体上,与平滑部位相比,其尖端部位面电荷密度较大,尖端附近的电场强度较强,且容易由尖端向周围空气或邻近的接地体放电的现象。在带电导体尖端的强电场作用下,其附近空气中残存的离子发生激烈运动,并与空气分子猛烈碰撞,使空气分子电离,产生大量正,负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又与其它空气分子碰撞井使其电离,如此循环就形成了尖端放电。
在导体的带电量及其周围环境相同情况下,导体尖端越尖,尖端效应越明显。这是因为尖端越尖,曲率越大,面电荷密度越高,其附近场强就越强的缘故。
目前已经有多种测量电介质被击穿的仪器设备。应用这些仪器设备的测量工作很类似机械破坏的强度问题的材料许用应力的确定。然而,应用实验测量的方法判断导体尖端前物质是否被击穿时,尖端的锥顶角的不同,其场强是不同的。若把导体尖锐尖端看成一个锥面及其锥顶,那么当导体锥顶角趋于零时,则导体退化的如同有针尖的导体针。细长的导体针尖前的物质被电场击穿,就类似于机械破坏的细长裂纹扩展;而当导体锥顶角取任意值时,则锥顶前的物质被电场击穿类似于机械破坏的切口问题。对于机械破坏的裂纹和切口问题,都已经有广泛的研究。
本专利把机械切口应力场的方法推广到平面电场的研究,发展了新的守恒积分。当导体锥顶角取任意值时,其顶角前的介质的电场任然满足调和方程。本专利的特点是,克服了以前对于几何形状的突变而无法判断的缺陷,所发明的一种利用路径无关的积分来判断导体尖端前的物质是否被击穿的方法,具有可行和便利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发明一种利用路径无关的积分来判断导体尖端前的电介质是否被击穿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出了一种确定场强因子K的守恒积分;通过实验测试,可得到导体尖端前的介质被击穿的临界阈值Kc;当场强因子K大于临界阈值Kc时,导体尖端前的介质将会被击穿。
一种利用路径无关的积分来判断导体尖端前的介质被击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自守恒积分的场强因子K的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2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光芯片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卷取机卷筒的检测工具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