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型双组分石墨烯防腐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3072.2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理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理抗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10;C09D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185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涂料 耐磨型 石墨烯 环氧树脂 改性石墨烯 重质碳酸钙 溶剂混合 分散剂 固化剂 流平剂 消泡剂 重量份 溶剂 称取 锌粉 防腐材料 防腐性能 耐磨性能 封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型双组分石墨烯防腐涂料,属于高分子防腐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25~40份环氧树脂,15~22份溶剂,3~5份流平剂,2~4份消泡剂,3~5份分散剂,12~16份锌粉,10~15份重质碳酸钙和20~28份改性石墨烯;将环氧树脂与溶剂混合,并加入流平剂,消泡剂,分散剂,锌粉,重质碳酸钙和改性石墨烯,搅拌混合后,得A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10~15份固化剂和5~6份溶剂,将固化剂与溶剂混合,搅拌混合后,得B组分,将A组分和B组分分开封装,得耐磨型双组分石墨烯防腐涂料。本发明所得耐磨型双组分石墨烯防腐涂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防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型双组分石墨烯防腐涂料,属于高分子防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高速建设,大量的金属材料被应用于基础设施、能源、化工、建筑、交通等领域,随之而来的金属腐蚀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然而,传统防腐涂料存在对环境污染大、防腐作用单一、防腐效果差等问题,使其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开发一种新型高效防腐涂料势在必行。现有的一些石墨烯基防腐涂料中的防腐填料以纯石墨烯为主,组分单一,只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防腐性能提高不明显,因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防腐涂料,一般分为常规防腐涂料和重防腐涂料,是油漆涂料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涂料。常规防腐涂料是在一般条件下,对金属等起到防腐蚀的作用,保护有色金属使用的寿命;重防腐涂料是指相对常规防腐涂料而言,能在相对苛刻腐蚀环境里应用,并具有能达到比常规防腐涂料更长保护期的一类防腐涂料。
石墨烯是世上最薄的防腐蚀材料,可用于金属防护,有关石墨烯在防腐领域的研究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超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阻隔性、高的化学稳定性及良好的导电性等性能,对于防腐涂料综合性能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如增强涂层对基材的附着力,提升涂料的耐磨性和防腐性,同时具有环保安全、无二次污染等特性。近年来,基于石墨烯的防腐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纯石墨烯防腐涂层以及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纯石墨烯涂层一般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机械转移法、喷雾法等方法,将纯石墨烯覆盖到铜、镍等金属基材表面,利用石墨烯自身二维片层结构层层叠加形成的致密隔绝层对金属进行防护。然而,单纯使用石墨烯防腐蚀涂层具有很多局限性:对石墨烯品质要求高,一旦薄膜有轻微的缺陷便会加剧金属腐蚀,只能提供短时间的抗氧化腐蚀效能;对金属基底可选择的不多,对设备要求高;难以大规模、大面积制备,难以产业化。与纯石墨烯防腐涂料相比,石墨烯复合防腐涂料能够兼顾石墨烯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快速导电性、突出的力学性能和聚合物树脂的强附着力、成膜性,可协同提高涂料的综合性能。另外,石墨烯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和涂覆工艺等都可建立在传统涂料生产的工艺基础上,在工业化合成和产业化应用中表现出很好的可控性和施工性。目前传统的防腐涂料还存在耐磨性能不佳,防腐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防腐涂料耐磨性能不佳,防腐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磨型双组分石墨烯防腐涂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型双组分石墨烯防腐涂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25~40份环氧树脂,15~22份溶剂,3~5份流平剂,2~4份消泡剂,3~5份分散剂,12~16份锌粉,10~15份重质碳酸钙和20~28份改性石墨烯;所述B组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0~15份固化剂和5~6份溶剂;
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理抗,未经陈理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3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