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医疗数据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3267.7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0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祝烈煌;唐湘云;沈蒙;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Q40/04;G16H50/20;G06N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隐私 保护 医疗 数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机器学习隐私训练方法,属于多源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隐私训练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认证中心认证系统内机构身份并签名广播至区块链;医院公示可提供的医疗数据包于区块链;医疗服务公司选中医疗数据包,并构造数据购买交易;医疗服务公司以链上成功的数据购买交易获得密文的医疗数据包,以此进行机器学习隐私训练。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将加密数据本地存储,将数据说明通过数据交易放入链上形成轻量级区块链,有效提高了交易的吞吐率;通过密态数据分析技术在密文医疗数据上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并基于该系统对病人加密数据进行医疗诊断,这不仅防止了医疗数据包的敏感信息泄露,也有效保护了病人隐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医疗数据使用方法,属于多源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隐私训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利用现有的大量医疗数据,医疗服务公司可以构建智能医疗诊断系统。病人自助式地将病情输入医疗诊断系统,系统返回给医生和病人病情的预诊断结果。根据预诊断结果,病人可以采取最贴切的就医措施,另一方面,预诊断过程也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
一个准确的智能医疗诊断模型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数据为王”,谷歌的研究人员通过3亿张图片的分类研究,发现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会随着训练数据量呈线性增长(C.Sun,A.Shrivastava,S.Singh,and A.Gupta.Revisiting unreasonableeffectiveness of data in deep learning era.In 2017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ICCV),pages 843–852,Oct 2017.)。然而,医疗数据包含病人的隐私信息,隐私信息的泄露会给病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不便;某些稀有疾病的医疗数据分散在多家医院,不同医院之间的医疗数据难以共享。其次,医疗服务公司没有合适的途径来获得权威官方的医疗数据。病人无法得知构造医疗诊断系统的数据来源,也就不会信任该系统的诊断结果。由此,在传统的针对医疗数据的机器学习隐私训练中,构建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将面对以下三大难题:
1、医疗数据涉及病人隐私,各个医院无法共享医疗数据。医疗数据包含病人的隐私信息,敏感性极高。共享病人的医疗数据显然是违背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各个医院必然不会共享医疗数据。无法得到医疗数据,医疗服务公司就成了无米之炊,也就无法构造医疗诊断系统。
2、没有官方认证渠道,医疗服务公司获得的数据没有可信度和真实性的保证。数据的质量与医疗诊断系统的准确率息息相关,在互联网造就的全民无隐私的现状下,网络上存在着一些非官方的数据获取渠道,这些数据的真伪难以检验,而一旦医疗服务公司使用了从这些渠道获取的数据,将会使得预诊断结果的准确度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3、病人难以对医疗诊断系统建立起信任。若医疗服务公司无法证明构造系统的数据来源,病人难以信任其构造的医疗诊断结果。
因此,为了能够同时满足针对医疗数据的隐私训练需求,必须设计一种安全的可追踪的隐私训练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医疗数据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可实现以下目的:
1、病人的医疗信息不泄露。医疗信息具有极高的敏感度,任何病人都不愿意自己的病情被他人获知。为了保护病人隐私,医院不会将病人的医疗信息直接分享给任何方,其他方无法透过医院了解到任何病人的情况。在进行疾病预测时,病人的疾病信息和预测结果公司不能得知。
2、医院与医疗服务公司的身份真实可靠。我们的平台旨在构造安全可信的医疗预诊断系统。虚假信息和未被认证的服务都将严重损害病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引入可信的认证中心对这两方进行账号注册,为平台中各个角色的身份提供信任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3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