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管桩智能生产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4032.X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6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民;李近朱;袁志洲;李建宇;王永;颜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钜砼建筑工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姜月磊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送管 控制器 泵机 混凝土 混凝土管桩 移动 送料通道 送料装置 智能生产 降阻 模具 称重传感器 适应性调整 发送信号 简单方式 模具移动 逐渐变大 智能 不等径 传统的 控制泵 注入量 减小 堵塞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智能生产装置,包括智能送料装置,智能送料装置包括降阻单元和移动适应单元,降阻单元包括泵机、泵送管和控制器,泵送管内设有送料通道,送料通道的径向尺寸从靠近泵机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泵机经导线和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适于向泵机发送信号,以控制泵机向泵送管输送混凝土的效率;移动适应单元包括平台、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和控制器。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对泵送管结构进行合理改进,其输送混凝土的内径采用不等径设计,减小泵送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而且模具的移动区别于传统的简单方式,能够根据模具内混凝土的注入量进行适应性调整移动,避免出现模具移动过慢导致泵送管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智能生产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管桩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泵送管向模具内部泵送喂料,泵送管开始泵料前需要插入模具内,开始送料后,模具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输送效率逐步后退,最终使模具内充满混凝土;但现有的泵送管基本采用普通材质钢管,其耐磨性差,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受到磨损,一般使用不到两个月就会出现磨损过大而爆管的问题,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出现爆管直接导致混凝土爆开散落,影响施工环境,拖延加工进度,而且爆管后需要重新更换泵送管,对加工企业造成一定的成本损耗;而且当模具内部的混凝土塌落度不稳定时容易出现混凝土过干和流动性差的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模具移动速度和规律是根据混凝土塌落度正常时设定的,模具的移动属于固定的“傻瓜式”移动,当混凝土塌落度不稳定时,模具的移动并不能作出适应性调整,而且现有泵送管的内孔都是等径设置的,随着模具内混凝土的逐渐累积会出现堵塞问题,直接导致泵送管无法疏通而报废,堵塞后也会增加泵机的载荷,容易损坏泵机,现有的混凝土泵送工作存在很多缺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操作员紧盯各个环节,随时准备处理突发问题,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不高。
模具在完成送料后需要经过离心机成型,离心成型后需要将模具连同混凝土管桩投入到蒸养池中进行蒸汽养护,一般的蒸养池深度3米多、长度17米左右、宽度近3米左右,混凝土管桩的模具投入蒸养池或从蒸养池中取出都需要依靠起重机来吊运,虽然起重机适合进行垂直起吊,但是起重机需要驾驶员人工操作,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和责任心都会对混凝土管桩模具的吊运造成影响,模具在吊运过程中容易因为降落速度过快而发生模具撞击的问题,导致新入池的模具内部混凝土管桩的损坏,模具也容易因撞击而发生变形,而且模具频繁的进出蒸养池都是靠起重机操作工手动操作的,操作工技术不熟练也经常发生模具摆动过大与蒸养池侧壁相撞而损坏蒸养池顶部的密封水槽,造成蒸汽泄漏,增加养护成本。现有的钢制池盖质量体积较大,有的重达6吨,频繁开盖合盖也会因操作失误发生碰撞变形,池盖变形后会出现闭合不严密而漏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管桩智能生产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生产线,其结构设计合理,泵送管结构进行合理改进,其输送混凝土的内径采用不等径设计,减小泵送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而且模具的移动区别于传统的简单方式,能够根据模具内混凝土的注入量进行适应性调整移动,避免出现模具移动过慢导致泵送管堵塞的问题,同时能够控制好速度,避免出现模具移动过快导致桩体紧密度不足的问题,有效减少了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采用输送通道式养护结构,不需要建设多个蒸养池及其池盖,混凝土管桩不需要反复从传统养护池中吊运挪动,只需要跟随输送通道移动,能够合理且充分利用蒸汽进行养护,大大提高了养护效率,整个养护过程中混凝土管桩的钢模周转利用效率高,钢模投资也少,而且有效降低混凝土管桩在反复吊运过程中出现的损坏问题,有效减少蒸汽的散失浪费,节约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管桩智能生产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钜砼建筑工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钜砼建筑工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4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台模暂存单元的预制构件生产线
- 下一篇:可调整料车自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