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间隙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4251.8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3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芳;杨雄;胡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6 | 分类号: | G01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蒋爱花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间隙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齿轮精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齿轮间隙测量装置,所述齿轮间隙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至少包括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构成的齿轮副的齿轮间隙,所述齿轮间隙测量装置包括主体部和握持部,所述主体部(10)用于固定设置在第一齿轮上,所述主体部(10)上设置有读数表(11),所述握持部(21)通过弹性件(22)安装于所述主体部(10),所述握持部(21)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握持部(21)摆动时以带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读数表(11)的触头与所述握持部(21)相接触。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装置使用方便,能够极大程度提高齿轮间隙测量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精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齿轮间隙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齿轮间隙测量方法包括打表法,在这种测量方法中,需要将一个齿轮固定,在另外一个齿轮上安装夹紧杆,然后测量装有夹紧杆的齿轮的摆动角度a,在测量仪器上测出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读数差j,R为没被固定的齿轮的半径,L为测量工具的触头至没有被固定的齿轮的回转轴线之间的平面距离,依据弧长计算公式,读数差j为以角度a为度数的圆心角在半径为L、圆心为第二齿轮的圆心的圆中所对应的弧长,齿轮间隙jn为以角度a为度数为圆心角在半径为R、圆心为第二齿轮的圆心的圆中所对应的弧长,因此jn/R=j/L,则齿轮间隙jn的测量公式为:jn=j*(R/L)。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打表法的操作十分繁琐,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对现场工作人员的水平要求过高,且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测量齿轮间隙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齿轮间隙测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齿轮间隙测量装置,所述齿轮间隙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至少包括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轮副的齿轮间隙,所述齿轮间隙测量装置包括主体部和握持部,所述主体部用于固定设置在第一齿轮上,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读数表;所述握持部通过弹性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其中,握持部上设置有用于在握持部摆动时以带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读数表的触头与所述握持部相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申请提供的齿轮间隙测量装置,将装置的主体部和第一齿轮形成连接,使得第一齿轮固定,在主体部和第一齿轮形成连接的同时,握持部的连接件也会置于相应的位置,此时将读数表的指数清零,由于握持部通过弹性件连接在主体部上,使得操作者能够晃动握持部,在握持部发生晃动时,握持部的晃动会反馈至读数表的触头,从而使得读数表的数显发生变化,晃动的方式具体为分别向右以及向左晃动握持部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且第一齿轮无法转动,因此在第二齿轮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齿轮的其中一个特定的轮齿的两个齿面会分别与第一齿轮上的两个相邻的轮齿接触,即握持部向右晃动到使得第二齿轮的该特定的轮齿的其中一个齿面与第一齿轮上的轮齿接触的位置;握持部向左晃动到使得第二齿轮的该特定的轮齿的另一个齿面与第一齿轮上的另一个轮齿接触的位置,分别记录在这两个位置时读数表的数显,并得到这两个数显的差值j,此时由于连接件设置在握持部上,则读数表的触头的运动的圆心和连接件运动的圆心相同,分别测量读数表的触头到握持部运动的圆心的距离以及连接件到握持部运动的圆心的距离,限定读数表的触头到握持部运动的圆心的距离为L,连接件到握持部运动的圆心的距离为R,则jn=j*(R/L)。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装置使用方便,能够极大程度提高齿轮间隙测量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握持部且所述连接件用于伸入到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个相邻的轮齿之间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时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顶圆端面相贴合的贴合块;所述齿轮间隙测量装置还包括操纵杆和凸轮杆,所述操纵杆的第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操纵杆的第二端穿出所述握持部,所述凸轮杆的端部形成有凸轮块,所述凸轮块铰接连接所述操纵杆的第二端,且所述凸轮块能够和所述握持部的表面接触,以使所述凸轮块绕铰点的转动能够使得所述握持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发生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4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