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铁路施工用搬运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4574.7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袁齐虎;彭帅;王叶斌;陈贻金;陈平;黄景新;宋宝吉;袁正璞;黄飞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16 | 分类号: | B61D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立柱 上横梁 搬运小车 高速铁路 轨道行走轮 大型设备 滚轮装置 结构构件 平行设置 下横梁 横梁 纵移 施工 邻近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施工用搬运小车,包括有两个支撑立柱,连接于两个支撑立柱之间且从上往下顺次平行设置的上横梁、中横梁和下横梁,两个连接于上横梁上且分别邻近上横梁两端的滚轮装置,以及连接于两个支撑立柱底端的轨道行走轮。本发明结构简单、占地小,且可进行大型设备和结构构件沿轨道的纵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铁路施工用搬运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 高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场地限制,现有高速铁路施工用搬运小车不能实现大型设备和结构构件沿轨道的纵移,而采用大型的机车进行大型设备和结构构件的搬运,一方面会增加施工用地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会造成路基沉降过大或者施工完成的钢轨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施工用搬运小车,结构简单、占地小,且可进行大型设备和结构构件沿轨道的纵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速铁路施工用搬运小车,包括有两个支撑立柱,连接于两个支撑立柱之间且从上往下顺次平行设置的上横梁、中横梁和下横梁,两个连接于上横梁上且分别邻近上横梁两端的滚轮装置,以及连接于两个支撑立柱底端的轨道行走轮;所述的上横梁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工字梁,每个工字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立柱的顶端上,每个滚轮装置均包括有两个安装板、固定连接于两个安装板之间的固定轴、转动连接于固定轴上的滚轮、悬挂于滚轮上的钢丝绳和连接于钢丝绳底端上的挂钩,所述的两个安装板分别连接于两个工字梁的上端面上,固定轴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安装板上;所述的两个支撑立柱上且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均设置有一竖列安装孔,所述的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柱同一高度的安装孔内的螺栓连接;所述的轨道行走轮沿着的轨道方向与上横梁相互垂直。
所述的两个滚轮装置分别邻近上横梁的两端且分别位于邻近支撑立柱的外侧。
所述的滚轮装置的滚轮选用V型槽导轨滚轮。
所述的下横梁为凹横梁结构,即下横梁的中部为水平梁,下横梁的两端部均为倒L形弯折梁,两个倒L形弯折梁竖直部分的端头分别与水平梁的两端部固定连接,两个倒L形弯折梁水平部分的端头朝向相反,所述的两个倒L形弯折梁的水平部分分别与对应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两个支撑立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倒U形结构的铰接板,所述的铰接板内连接有两个轨道行走轮。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快速在高速铁路施工现场及铁轨上安拆、灵活性高、占地小;
(2)、本发明可根据D梁的长度控制两个搬运小车在铁路轨道上的间距,方便人工移梁;
(3)、本发明的滚轮装置可在上横梁上进行位置调整,来实现不同的力臂,使得悬挂重物后搬运小车的重心基本位于几何中心,且可调节滚轮装置钢丝绳的长短来调节挂钩的高度,以满足搬运小车悬挂不同尺寸的重物保持平衡移动且不侵线;
(4)、本发明的下横梁为凹横梁结构,从而增加小推车的整体稳定性;
(5)、本发明的滚轮装置为两个,使D梁悬挂于两个滚轮装置的挂钩上,保证D梁搬运的平衡稳定性,且防止小车倾覆;
(6)、本发明还能快速纵移大型设备,只需要根据大型设备的尺寸,确定两个搬运小车之间的间距并调节每个搬运小车上中横梁的高度后,在两个搬运小车的中横梁上铺设纵梁,将大型设备放置于纵梁上即可进行沿轨道的纵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横梁上滚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撑立柱底端轨道行走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4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