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4768.7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峰;徐海涛;周永贤;陈纪赛;张胜田;支晓欢;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C21B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韩正玉;徐冬涛 |
地址: | 210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折叠块 多室 隔墙 炉膛 高温热风炉 隔墙单元 砌筑结构 中间隔墙 锚固架 钢架 空间分隔 填充纤维 锚固钉 折叠块 减小 压紧 镶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横纵布置的隔墙钢架、从而形成若干隔墙单元,所述隔墙单元内填充纤维折叠块,且纤维折叠块通过头部锚固架和尾部锚固架以镶嵌的方式固定在隔墙钢架上;锚固钉尾部深入相邻的纤维折叠块,头部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压紧。本发明可以以普通隔墙1/3‑1/5的厚度实现多室炉膛的空间分隔,有效减小炉膛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炉领域,适用于多室室热风炉中间隔墙的砌筑,具体涉及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多室热风炉、加热炉或焚烧炉的隔墙一般有两种砌筑方法:第一种,采用独立砌筑的方法,即每个室按照单独的热风炉进行砌筑,砌筑方法为由外及里分别为钢壳、空气夹套、绝热层、隔热层、工作层。(或减少其中几种)第二种,采用定型耐火材料预制后拼装或采用非定型耐火材料支模现场浇注。
采用第一种方法的情况较多,因需保证炉壁外温度低于70℃,多室之间外壁要散热,砌筑厚度达到普通外墙厚度的3倍以上,当炉膛空间受限(比如需要撬装运输)时,导致炉膛有效空间被占用,功能无法保证。
采用第二种方法制作,一般针对固定场合运行的工业炉,当隔墙部位存在振动,隔墙工况需要急冷急热,隔墙两侧存在较大温差时,此种隔墙易发生裂纹、脱落、坍塌等形式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发明了一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横纵布置的隔墙钢架、从而形成若干隔墙单元,所述隔墙单元内填充纤维折叠块,且纤维折叠块通过头部锚固架和尾部锚固架以镶嵌的方式固定在隔墙钢架上;锚固钉尾部深入相邻的纤维折叠块,头部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压紧。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相连隔墙单元中的纤维折叠块伸缩方向交错布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该结构的上侧通过隔墙钢架与炉顶活动连接,该结构的下侧通过隔墙钢架焊接在炉底钢壳上的型钢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该结构的上侧通过隔墙钢架与炉顶活动连接,该结构的下侧通过隔墙钢架焊接在炉底钢壳上的型钢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该结构的左侧通过隔墙钢架与炉前墙的钢壳固定连接,该结构的右侧通过隔墙钢架与炉后墙活动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炉顶上设有弹簧,垫片和螺母。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炉后墙上设有弹簧,垫片和螺母。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头部锚固架、尾部锚固架焊接在隔墙钢架上,锚固钉插入后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的挤压方式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可以以普通隔墙1/3-1/5的厚度实现多室炉膛的空间分隔,有效减小炉膛尺寸。
炉墙采用纤维材料制作,重量仅为预制块或浇注料的1/10。
隔墙内部存在钢制骨架,能够承受两侧大压差。
隔墙钢架采用活动连接方式,不产生热应力变形导致炉墙受损。
砌筑方法简单,仅为镶嵌,锚固。普通工人即可操作。
维修方便,单个模块受损后,重新砌筑即可,不影响其他隔墙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间隔墙砌筑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为间隔墙砌筑结构俯视图,图1(b)为间隔墙砌筑结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室高温热风炉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4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机台车轮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