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尘工作台及其除尘机和风力循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4918.4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钟建林;周汝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25H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装置 风机 风力循环 吸尘装置 除尘区 除尘工作台 除尘机 风力循环系统 抽吸作用 负压区域 工件表面 吸尘漏斗 出风口 进风口 除尘 负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工作台及其除尘机和风力循环结构,所述风力循环结构包括风机、吸尘装置、第一集尘装置和第二集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设置于待除尘区的一端,所述吸尘装置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集尘装置设置于所述待除尘区的另一端;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装置连接;通过所述风机对空气的抽吸作用所述吸尘装置、所述第一集尘装置、所述风机及所述第二集尘装置之间形成风力循环,从而使待除尘区内形成负压。本发明通过吸尘漏斗、第一集尘装置、风机、第二集尘装置构成风力循环系统,在待除尘区形成持续的负压区域,能够有效的清除工件表面灰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除尘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除尘工作台及其除尘机和风力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除尘机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对工作区域进行吹气,利用气流把工件表面灰尘碎屑吹到除尘机的集尘器里面,这种结构的缺点有,气流在经过工件表面时,受到工件的阻挡,在工件表面附近形成局部涡流,部分灰尘在涡流的作用下,有的粘在工作台的其它区域,污染其它工件,有的又粘在工件表面,难以被彻底清除;另一种是对工作区域吸气,使工作区域产生持续负压,把工件表面灰尘碎屑吸到集尘器里面,这种结构的缺点有,工作范围小,只有吸尘口附近灰尘被清除,效率低,工作区域的浮尘吸收效果明显,工件表面吸附的灰尘难以清除,另外这种除尘器与工作台是分体式的,不方便移动和安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机的风力循环结构,该风力循环结构工作范围大,且除尘效果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机,该除尘机采用上述的风力循环结构进行除尘;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工作台,该除尘工作台将工件的原始工作台与除尘机设置为一体式,便于移动和安装。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除尘机的风力循环结构,该风力循环结构包括风机、吸尘装置、第一集尘装置和第二集尘装置;
所述吸尘装置设置于待除尘区的一端,所述吸尘装置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集尘装置设置于所述待除尘区的另一端;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装置连接;
通过所述风机对空气的抽吸作用所述吸尘装置、所述第一集尘装置、所述风机及所述第二集尘装置之间形成风力循环,从而使待除尘区内形成负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集尘装置上,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的连接处的侧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尘部件;
所述第二集尘装置的侧板上,设置有第二滤尘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尘部件及所述第二滤尘部件均包括防尘棉,所述防尘棉内部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钢丝网格。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滤尘部件的纵切面为锯齿状。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
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装置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漏斗,所述吸尘漏斗的出口正对所述第一集尘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集尘装置包括第一集尘器,所述第二集尘装置包括第二集尘器。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采用离心风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除尘机,该除尘机采用如上所述的风力循环结构进行除尘。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除尘工作台,其具体包括工作台本体及如上所述的除尘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4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自动化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塑胶件喷漆除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