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印金的亮金珠光印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5215.3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成大胜;张昌柱;穆阳;陈建国;周玮;陈国栋;杨凯;陶龙翔;刘勇;索飞;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卷烟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B41M1/22 | 分类号: | B41M1/22;C09D11/037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印金 金珠 印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印金的亮金珠光印刷方法,包括珠光油墨调制、珠光粉预润湿、印刷、淋膜等步骤。云母钛表面沉积少量橙黄色氧化亚铜微粒,形成金黄色珠光颜料,印刷后金黄色效果不会遮盖珠光颜料的闪烁效果,整体视觉效果与金属粉末印金效果相同。珠光油墨中珠光颜料采用溶剂预浸润后可在油墨中分散均匀,连接料采用聚合树脂,增加油墨的延展成膜性,且增加流动性便于珠光粉应用于多种印刷方法,底色油墨可解决珠光颜料本身色泽浅的问题,油墨与珠光粉结合印刷烘干后的整体色泽效果达到印金效果,而没有金虚和断金的现象。采用本发明亮金珠光印刷工艺制备的产品图文细腻柔和,闪烁金平整清晰无虚印现象,降低返工及报废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珠光油墨印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印金的亮金珠光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珠光颜料是指具有珍珠光泽的一类颜料,此类颜料极具装饰性云母钛珠光颜料是通过把氢氧化钛沉积在云母片上,再经高温灼烧而制备的。它具有色谱广,耐候性好,稳定性高,耐紫外线和耐高温等特点。
云母钛珠光颜料从色泽上可以分为银白色型、彩虹型和着色型着色型就是把有色物质沉积在云母钛上着色型进一步发挥了云母钛的珠光光泽和有色物质的光学性能着色型品种繁多,又可分为有机物着色型和无机物着色型,后者较前者稳定性好,耐紫外线和耐侯性好,是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发展方向。
珠光印刷几乎适合于各种印刷,如平版印刷、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等。珠光印刷可用于各种承印物,产品主要应用于商品包装印刷上,如纸张印刷的香皂包装纸、烟盒、烟嘴、贺卡、墙纸、食品包装纸等薄膜印刷如PET,PE,OPP,PS等。
珠光印刷的印刷工艺与传统印刷工艺基本一致,其关键在于珠光油墨的配制。珠光油墨一般由连结料、增稠剂、珠光颜料、溶剂、助剂等组成。在珠光油墨的调配中,由于珠光颜料的闪光效果是被动发光的,即在受光的条件下才能显现其闪光的效果,为了充分发挥珠光颜料的这个特色,在选用珠光颜料调配油墨时,要注意掌握好以下三个关系:
(1)珠光颜料的片径大小与闪光效果之间的关系。应用于包装印刷中的珠光颜料都是呈片状的,通常片径大则闪光源间的距离也大,闪光效果就分散,反之,片径小,闪光源间的距离也小,闪光效果就集中。
(2)珠光颜料的片径大小与闪光强度之间的关系。珠光颜料的片径越大,其表面受到光线多重反射、折射的机会就多,闪光的强度也越大;反之,闪光的强度就小。
(3)珠光颜料片径大小与凝聚及在连结料中的悬浮沉降性之间的关系。通常珠光颜料的片径越小越容易凝聚,颗粒的纵横比也越小,从而在连结料中容易产生沉降珠光颜料的片径越大越容易分散,颗粒的纵横比就越大,在连结料中也越容易呈悬浮状。
原有卷烟接装纸印金工艺是由铜金粉调配而成,金粉目数较高造成印品边缘有毛边不平整美观。而且铜金粉挥发速度快急易干燥,生产操作难度大,产品易出现金虚、断金现象。铜金粉在空气中也易氧化失色,一般按小于4小时的使用量分批取用印刷,不便于大批量印金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卷烟接装纸印金工艺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印金的亮金珠光印刷方法,取代印金工艺,克服印金工艺缺点,达到金属粉末印金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仿印金的亮金珠光印刷方法,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按如下质量分数称取原料:15~35%亮金珠光粉、11~34%连接剂、5~22%醇溶性或水性底色油墨、10~20%调墨油、余量为溶剂;所述溶剂为水、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
(2)亮金珠光粉的预润湿:将亮金珠光粉中加入溶剂并于1000rpm搅拌10min制成糊状后密封静置2~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卷烟材料厂,未经芜湖卷烟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5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