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5307.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7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学;袁江平;钟雨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安丽荣 |
地址: | 510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介质 表面 着色 效率 评价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3D打印机的尺寸和最小打印精度,设计3D标准测试件,并转换成使用彩色3D打印机识别的打印文件,所述3D标准测试件包括底层介质表面与相对应的着色表面;
2)、采用不同类材质打印底层介质表面,采用固定对应的彩色油墨打印其对应着色表面;
3)、针对步骤2)打印后的3D标准测试件,测量各底层介质表面的特定属性指标,以及对应着色表面的密度或色度值;
4)、将步骤3)得到的特定属性指标,结合平面印刷中纸面着色效率评价的建模框架,构建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评价的PSE3D量化参数模型;
所述平面印刷中纸面着色效率评价的建模框架PSE2D为:
式中,A表示油墨吸收性、G表示光泽度、W表示白度;
5)、步骤2)中所述的不同类材质中,选择其中一类材质测量得到的特定属性指标,分别代入所述PSE3D量化参数模型,求解出对应的量化参数值;并对其他类材质做相同运算处理,得到对应的量化参数值;
所述特定属性指标对应的量化参数分别为
式中,A表示油墨吸收性、G表示光泽度、W表示白度,S表示平滑度,
6)、使用着色表面的密度值或色度值,修正满足不同类材质打印样品的量化参数权重,重构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评价的通用模型,所述通用模型输出值的大小表征着色效率的高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属性指标包括油墨吸收性A、光泽度G、白度W与平滑度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类材质的底层介质表面为纸基材质、粉基材质与光固化树脂基材质中的一种;所述纸基材质对应的固定彩色油墨为专用CMY喷印油墨、在粉基材质对应的固定彩色油墨为CMY彩色胶黏剂、在光固化树脂基材质对应的固定彩色油墨为彩色CMY光固化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标准测试件是一种X层的同心圆柱体,所述X值选择1~10的正整数,所述同心X层圆柱体中每层圆柱块高度为所用3D打印机的最小打印精度的y倍;所述y值选择1~6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层的同心圆柱体从下至上半径以5~10mm逐渐减小;所述同心X层圆柱体最下层圆柱块半径为50~6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介质表面着色效率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圆柱块以115~185°中心角对应环块为底层介质表面,剩下245~175°中心角对应环块中,以每25~35°中心角所涵盖的环块依次打印CMY油墨实地组合着色面;所述每层圆柱块上的对应角度环块着色方式相同,且每个环块着色面的打印层数L选择1~3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5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