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中药海参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5561.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孟瑶 |
主分类号: | A61K35/616 | 分类号: | A61K35/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24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第二管 烘烤室 冷却室 烧煮 制备装置 循环式 海参 中药 顶端设置 管体连接 壳体内壁 嵌入设置 生产效率 装置结构 壳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式中药海参制备装置,包括壳体、烧煮室、冷却室、烘烤室、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壳体内壁左侧嵌入设置有烧煮室,烧煮室顶部右侧通过第一管体连接有冷却室,冷却室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三管体,第三管体左侧设置有烘烤室,烘烤室左侧顶端设置有第四管体。本发明整个装置结构稳定,使用操作方便快捷,操作步骤少,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中药海参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海参为刺参科动物刺参或其他种海参的全体,海参捕得后,除去内脏,洗净腔内泥沙,入适当的盐水中烧煮约1小时,捞起放冷,经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时,再入蓬叶液中略煮,至颜色转黑时,取出晒干即可。
现有的中药海参制造过程步骤繁多,需要二次烧煮和烘干才可形成药材,进行中药海参制造时,需要较多的仪器设备进行辅助制造,使得中药海参制造效率低,难以快速高效的进行中药海参的生产。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循环式中药海参制备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中药海参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药海参制造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循环式中药海参制备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循环式中药海参制备装置,其中,该循环式中药海参制备装置包括有:壳体、烧煮室、冷却室、烘烤室、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壳体内壁左侧嵌入设置有烧煮室,所述烧煮室顶部右侧通过第一管体连接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左侧设置有烘烤室,所述烘烤室左侧顶端设置有第四管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外壁设置有盐水进水管、蓬叶液进水管、第一防护盖、第二防护盖、控制设备和密封门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烤室表面设置有电加热器、滑阀、侧轨、齿轮、第二小型电机、支杆、通孔、导热板和底架,且导热板表面嵌入设置有通孔,且通孔分别与支杆和底架契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阀左侧设置有侧滑槽和第一小型电机,且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顶部内壁均设置有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侧侧轨高度低于右侧侧轨,且左侧侧轨顶部与第四管体内壁底部持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管体顶端呈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二管体中部嵌入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呈倾斜设置,且过滤网顶端与第三管体内壁底端持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烧煮室外壁设置有加热板,且烧煮室内壁四周均设置有侧轨、齿轮和第二小型电机,且齿轮一端连接有滤水网,且烧煮室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顶部设置有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烘烤室、电加热器、滑阀、侧轨、齿轮、第二小型电机、支杆、通孔、导热板和底架,且导热板表面嵌入设置有通孔,且通孔分别与支杆和底架契合,烘烤室具有良好的烘干除水能力,使用时,将海参落入烘烤室内部,由于支杆和底架的作用,使部分海参呈倾斜放置,增加海参间的间隙,同时导热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导热板与支杆和底架配套设置,使得增加海参的受热面积,提高烘干效率,便于海参的烘干工作,海参烘干完毕后,导热板向上移动,带动海参向上移动,通过左侧侧轨高度低于右侧侧轨的设置,使导热板呈倾斜状,使海参通过第四管体导出,使设备的使用操作更加便捷,提高海参制造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孟瑶,未经王孟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5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