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6376.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钟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超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09/02;C10N30/06;C10N30/08;C10N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润滑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称取各原料:棉籽油、双(2‑乙基己基)癸二酸酯、分散剂、极压抗磨剂、抗氧剂、山梨酸钾、十二烯基丁二酸、黏度指数改进剂、消泡剂;(2)将棉籽油加入到调和釜中,搅拌,通过2‑10μm的过滤器放出,即得。本发明可生物降解润滑油,配方科学合理,对环境有好、无毒,采用棉籽油为基础油,不仅价格低廉,且是生物可降解,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通过对棉籽油功能化处理,极大的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抗磨性能;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在抗磨性、润滑性、低温性、高温性、热氧化安定性能方面优异,生物降解性和经济性优于全合成机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在设备运转中起着抗磨减摩、冷却和提高效率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但是通常与环境的相容性较差。传统矿物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差,若在生产、储运及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就会污染环境。由于矿物润滑油生物降解性差,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保法规的严格,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市场最流行润滑油油品大多是以石油为基础油的润滑油,难以降解,长期留在环境中。每年全球消耗润滑油为3600-4000万吨,其中1000万吨左右的润滑油由于泄漏、飞溅、油气蒸发、包装用品的残留、不当地抛弃等原因直接进入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土壤和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目前,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已成为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生物降解润滑油是指既能满足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又能在短时间内被活性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润滑油,它通常被纳入环境友好润滑剂之列。环境友好润滑剂的性能不仅包括生物降解能力,而且还包括润滑剂的生态毒性。生物降解性和生态毒性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有些有毒物质也可生物降解,降解后生成非毒性物质;有些物质降解后的产物比原物质有更强的毒性。环境友好润滑剂既要求生物降解性要好,又要求生态毒性及毒性累积性要小。
最早的生物润滑油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人们己经开始利用动物脂肪和植物油来润滑物体的移动。古埃及人对于车轮轮轴润滑的重视,使得他们开始对橄榄油钙皂润滑作用产生兴趣。生物润滑油又可以称为生物基环保润滑油,指的是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生物资源或可再生农业或林业资源的润滑油。生物润滑油除具有矿物润滑油的特性外,还因为其原料可再生、生物可降解、毒害作用小等优点备受关注。依据基础油的不同对润滑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矿物油,合成油和天然植物油。植物油基的润滑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润滑油,如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棉籽油等,其中最早进入市场的是德国用菜籽油合成的润滑油;天然植物油虽可直接用作润滑油,但因为其氧化稳定性太差,使得它的应用十分受限。合成润滑油主要包括合成烃、合成酯、聚醚等。其中合成酯类油研究最为广泛。据调查显示,在全球润滑油应用市场中,矿物油的比例高达85%左右,植物油约占2%,余下的为合成油。
申请号20121040479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基础油;抗氧剂;锈蚀抑制剂;抗泡剂;金属减活剂;破乳化剂;抗磨剂;清净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氧化铜粉;金属镁粉组成。所述的抗氧剂为二芳胺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混合物;锈蚀抑制剂为烷基琥珀酸衍生物;抗泡剂为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金属减活剂为三唑;破乳化剂为聚烷氧聚酚;抗磨剂为烷基含磷酸酯和盐;清净剂为石油磺酸钙;粘度指数改进剂为乙烯丙烯共聚物。
申请号20151047229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先取环烷基油、棉籽油、羟基硅油、氢氧化钾和乙二醇,混合,加热,保温回流,放冷,在所得上清液中加入油酸、纳米二氧化硅、微晶蜡、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混合,加热,保温搅拌,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亚磷酸三苯酯、丁二酰亚胺、己二酸二辛酯、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混合,加热,保温搅拌,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超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超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6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多效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环保型钢丝绳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