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6517.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李寒;张志平;赵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北盛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9K17/14;C12R1/11;C12R1/41;C12R1/065;C12R1/125;C12R1/3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18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制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组成:醋糟50~100份、废糖蜜10~20份、豆粕粉2~5份、混合菌液0.5~1份、蔗糖酶0.1~0.2份;所述混合菌液是由巨大芽孢杆菌、根瘤菌、固氮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放线菌、根瘤菌按照1~3:2~4:3~6:2~5:1~2:1~4:3~5的体积比混合组成。本发明的菌剂用于盐碱地土壤改良修复,可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益菌群的数量和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微生物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营养和有益菌群数量、多样性,实现盐碱土壤改良和修复,并且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抑制病原菌,提高生物抗性,同时利用工业废弃物,实现废物再利用。
背景技术
盐碱土是土壤经过盐化和碱化两个过程形成的盐化土和碱化土的总称,土壤盐碱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据统计,全球盐碱地面积约为9.5×108hm2,并且还在以每年1.0×106~1.5×106hm2的速度增长。我国盐碱地面积约为9.9×107hm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成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开发的重点方向。盐碱地虽然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但由于其具有盐分高、养分含量低等特点,以至于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另外,土壤盐碱化,导致土壤孔隙度变小、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变差,严重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降低各种酶的活性和碳、氮元素矿质化程度,土壤中有机质的转化变慢,最终导致土壤日益贫瘠。
盐碱地改良历史悠久,目前用于盐碱地改良的措施和技术,主要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有灌水淋盐、深耕晒垡、客土等;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改良剂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或是置换出土壤中的Na+,促进盐分的淋洗;生物法包括耐盐植物品种的选育、种植以及微生物等的利用。上述方法中,物理法在盐碱地的改良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往往存在资源浪费、投资大、工程复杂等缺点;化学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改良效果,但会带来其他形式的二次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应用;生物法集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在土壤可持续利用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开发具备成本低、环境友好和生态效益的改良剂是盐碱地发展的关键。中国专利申请20170702719.3公布了一种土壤改良剂,由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和植物源酸性废弃物混合而成。中国专利申请20160396714.8公布了一种土壤调理剂,是以腐殖酸尿素、糠醛渣、味精废液为主要原料,配合氮磷钾肥、微量元素肥以及保水剂、粘合剂混合而成。上述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效果不甚理想,应用范围较窄,且无法解决盐碱上翻等问题。
物理与化学法都存在缺点,包括资源浪费、投资大、工程复杂、形成的二次污染等。对于集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生物法,成为盐碱地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组成:醋糟50~100份、废糖蜜10~20份、豆粕粉2~5份、混合菌液0.5~1份、蔗糖酶0.1~0.2份;所述混合菌液是由巨大芽孢杆菌、根瘤菌、固氮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放线菌、根瘤菌按照1~3:2~4:3~6:2~5:1~2:1~4:3~5的体积比混合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液中巨大芽孢杆菌、根瘤菌、固氮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放线菌的活菌含量均为10~20亿/毫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北盛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北盛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6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