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往复操作的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6529.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8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厚飞 |
主分类号: | B25B13/42 | 分类号: | B25B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往复 操作 扳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往复操作的扳手,其包括一本体、一活动爪及一设于本体与活动爪之间的弹性装置:本体具有一个凹状的第一颚口,其两侧分别形成一枢接端及一止挡部;活动爪具有一个凹状的第二颚口,其两侧分别形成一枢接部及一防脱部,枢接部枢接于枢接端使活动爪及本体彼此能够产生相对枢摆运动关系;当扳手衔接紧固件时,紧固件位于第一颚口与第二颚口内,止挡部与相邻的紧固件的第一正向受力面之间的间距朝着活动爪相对止挡部的展开方向逐渐减少,防脱部末端的最大宽度大于止挡部与相邻的紧固件的第一正向受力面之间的最小间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往复操作的扳手。
背景技术
如美国专利6,978,701号公开了一种扳手(wrench),所述的扳手头部(headportion)具有环形构件(ring)而能使环形构件环绕闭合于六角螺件(nat)外。但其缺失在于,欲螺紧六角螺件时,以顺时针方向操作扳手带动六角螺件旋转六十度之后,必须将扳手沿着六角螺件的轴线移动以使环形构件脱离六角螺件,然后逆时针转动扳手六十度,再将环形构件套合于六角螺件外,再行反复操作以上动作,如此过程非常浪费使用者的时间,不属于快速操作扳手类。
又如WO2018/167520A1公开专利案「LINE WRENCH HEADS AND LINE WRENCHES」,公开了一种管线扳手(line wrench),其扳手的头部(wrench head)包括固定部(fixed headportion)及枢转部(pivoting head portion),枢转部能够相对固定部枢摆开合,此外,扳手头与枢转部之间具有一弹簧(resilient portion),以使枢转部相对固定部保持于闭合位置,借此,管线扳手能够通过枢转部相对固定部的枢摆动作而能快速地适配于管线上的六角螺件(fastener),进而将六角螺件螺紧。但其缺失在于,因其被设计成枢转部能够相对固定部枢摆开合的构造,如果其间的弹簧弹力不足,则扳手在螺紧六角螺件时,六角螺件的反作用力可能会使枢转部相对固定部展开,此时将造成螺紧过程的打滑,也可能导致锁紧扭力不足,又如果其间的弹簧弹力过大,则造成使用按压的困难,不易于使扳手脱离管线。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两件专利都是同一个发明人所设计,美国专利6,978,701号属于一种环形扳手或称梅花扳手的功能,所以使用上相当缓慢也不属于快速操作扳手类。WO2018/167520A1公开专利案属于一种管线扳手,两件专利彼此的使用取向并不相同,技术上也难以组合使用,由于同一发明人所设计的两件专利技术上并不相同,可以得知要设计出一款省时好用且高扭力的管线扳手并非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之外,还有人开发出如美国专利US9,884,409号的管线扳手(pipe wrench),其在螺紧六角螺件(hexagonal object)时,活动件(pivotal member)的末端是插在第二容槽(second recess)中,但这样产生了另一个缺失,也就是必需利用两个分离的枢轴(first/second locking member),使活动件具有两个不同的枢转中心,才能够顺利的将活动件的末端抽离第二容槽,但如此导致结构复杂与成本的增加,仍非理想的产品;而本发明人于前述专利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高精密、高品质的快速往复操作的扳手,欲提供消费者使用与操作上的良好感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往复操作的扳手,于高扭力锁紧作业时,活动爪的防脱部能够与止挡部于时形成止挡,从而防止防脱部相对止挡部滑脱,如此一来,即使于非油管的场合使用于高扭力锁紧作业时,仍能稳固地夹持于紧固件,在扳转操作过程中,保持夹持而不脱开的状态,致使于高扭力的操作,满足消费者期待并供其所利用,为一种适应性广泛的快速往复操作的扳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厚飞,未经胡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6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