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卡临时号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6855.6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8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钱京;陆道如;崔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卡 临时 号码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卡临时号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测试终端获取测试终端ID和测试项目ID;测试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申请临时号码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中至少包括测试终端ID和测试项目ID;服务器接收申请请求并获取测试终端ID和测试项目ID,查询与测试项目ID对应的测试项目不冲突的备选临时号码集合;服务器在备选临时号码集合中选择一个临时号码作为给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用于此次测试的分配临时号码,并生成与所述分配临时号码对应的写入指令,将所述写入指令发送给测试终端;测试终端接收所述写入指令,通过执行所述写入指令将所述分配临时号码写入待测试智能卡中。通过本方法可以实现对临时号码的充分利用,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卡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卡临时号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卡(Smart Card)是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通常是一张信用卡的大小)的通称,又称集成电路卡,即IC卡(Integrated Circuitcard)。它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卡的形式,其外形与覆盖磁条的磁卡相似。按所嵌的芯片类型的不同,IC卡可分为三类:存储卡、逻辑加密卡和CPU卡。CPU类型的智能卡配备有CPU和RAM,可自行处理数量较多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到主机CPU的工作。智能卡还可过滤错误的数据,以减轻主机CPU的负担。适应于端口数目较多且通信速度需求较快的场合。
根据智能卡的应用现状和市场需求,随着智能卡在金融、电信、移动通信、医疗保险、付费电视等领域应用的迅速增长,其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智能卡存储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针对智能卡模块的测试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质量保证手段。
在智能卡测试中,需要事先将临时号码写入智能卡,然后测试智能卡与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兼容性。然而为了防止临时号码与公网发放的在用号码冲突,临时号码并不能随意设置,通常集中在一个指定的号段并且数量有限。同时,面对大量的测试需要,不同测试项目在使用号码时也可能存在冲突,因此对于不同的测试项目通常需要设置不同的临时号码。这就需要对临时号码的设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现有临时号码的写入方式有人工操作或自动化写入。人工写入方式为操作员去数据库查询尚未被使用的临时号码,将其通过专门的设备写入智能卡,并修改数据库中的记录,将该号码标记为已使用,缺点是写入、修改与标记的过程较为缓慢,人工记录容易出错,导致临时号码冲突或丢失。自动化写入通过人工编写并执行写入和回收指令的过程,集成至服务器内部,由服务器自动生成写入和回收指令,并自动根据写入和回收指令对待测智能卡写入和回收目标临时号码,使得目标临时号码写入与回收的过程方便、快捷、实现临时号码集中管理、避免了号码丢失等问题,该方式不需要人工干预,能提高测试效率。
但现有自动测试系统在申请和分配临时号码时,默认各个测试项目对号码是独占的,没有考虑测试项目之间号码共用的可能性。实际上测试时存在同时需要测试的项目非常多,而用于测试的号码数量有限,可能存在可用临时号码枯竭的情况。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临时号码重复利用的可能性,造成临时号码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卡临时号码控制方法及系统,在保证临时号码与公网发放的在用号码及其他项目的临时号码不存在冲突的基础上,实现了临时号码的重复利用,节约了临时号码数量资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卡临时号码控制方法包括:
测试终端获取测试终端ID和测试项目ID;
测试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申请临时号码的申请请求,申请请求中至少包括测试终端ID和测试项目ID;
服务器接收申请请求并获取测试终端ID和测试项目ID,查询与测试项目ID对应的测试项目不冲突的备选临时号码集合;
服务器在备选临时号码集合中选择一个临时号码作为给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用于此次测试的分配临时号码,并生成与所述分配临时号码对应的写入指令,将所述写入指令发送给测试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6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标识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