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水合物井下试采工艺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6989.8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沈琼;程心平;于继飞;杨阳;张凤辉;王洪;李昂;郑春峰;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E21B43/24;E21B43/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蒙蒙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水合物 电加热系统 工艺管柱 试采 温压 监测器 井下监测系统 气体分离系统 天然气水合物 防砂 地层 加热 井下数据传输 防砂筛管 分离系统 高效分离 高效气体 监测电缆 举升系统 施工安全 实时监测 井筒 电泵 井口 施工 | ||
1.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艺管柱,包括由外向内的套管(3)、防砂筛管(17)、悬挂封隔器(14)和生产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管柱包括同心布置的大油管(2)和小油管(1),所述大油管(2)的下端连接Y接头(7),所述Y接头(7)的下端第一端口连接潜油电泵(11)、第二端口连接工作筒(9),所述工作筒(9)通过排气油管(10)连接高效气体分离器(12);所述小油管(1)的下端与所述工作筒(9)对接配合;
所述高效气体分离器(12)的出气口与所述排气油管(10)相连通,所述排气油管(10)与所述小油管(1)相连通,使得通过所述高效气体分离器(12)分离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小油管(1)排出;所述高效气体分离器(12)的出液口与套管环空相连通,使得通过所述高效气体分离器(12)分离后的液体流经位于套管环空内的所述潜油电泵(11)并通过所述潜油电泵(11)的增压后通过所述大油管(2)和小油管(1)之间的环空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管柱上、位于防砂段位置设置有电加热器(15),所述电加热器(15)通过电加热电缆(5)与上位机相连接,实现对井下介质和地层的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管柱上、位于所述生产管柱底部带孔圆堵(18)的上方设置有温压监测器(16),所述温压监测器(16)通过温压监测电缆(6)与上位机相连接,实现对井下介质的温度和压力的实时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管柱通过下定位密封(13)与所述悬挂封隔器(14)对接配合,所述高效气体分离器(12)位于所述下定位密封(13)的上部,实现井下气体和液体的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油管(1)的下端通过上定位密封(8)与所述工作筒(9)对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69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孔分段高效抽采瓦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下增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