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地下管网气体泄漏的柔性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6995.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强;李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L9/12;F17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地下 管网 气体 泄漏 柔性 传感器 | ||
1.一种检测地下管网气体泄漏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步骤为:
步骤1、首先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固化剂混合,将混合后的液体涂抹在玻璃基片上;
步骤2、将基片放在匀胶机上以每分钟500转的速度匀胶60秒,形成厚度为400微米的薄膜;
步骤3、将基片送入到烘干箱以80摄氏度烘干固化2个小时,将固化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从玻璃基板上取下;
步骤4、重复步骤1,匀胶机以每分钟800转的转速制备厚度为200微米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
步骤5、将制备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放入紫外臭氧灯环境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表面和臭氧接触反应生成一层多晶二氧化硅;
步骤6、将做过亲水处理的400微米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第一表面涂敷一层银纳米线,在银纳米线上引出ITO电极;
步骤7、将一层200微米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覆盖在银纳米线上并留出电极;
步骤8、在400微米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第二表面重复以上操作,柔性压力电容传感器就制作完成;聚二甲基硅氧烷两侧的纳米银线相当于电容的电极板,中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电容的介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69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