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子轴承组件和航空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7026.X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3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琪;沈洁阳;占锐;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8 | 分类号: | F16C33/38;F16C33/58;F16C33/66;F16C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子 轴承 组件 航空发动机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子轴承组件和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组件的滚子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滚子甩油槽,保持架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持架甩油槽,滚子甩油槽从上游端到下游端的延伸方向是从滚子的轴向中央到滚子的轴向的端面的方向,并且保持架甩油槽从上游端到下游端的延伸方向是从兜孔的轴向的边缘到保持架的轴向的端面的方向;滚子甩油槽的下游端位于滚子甩油槽的上游端的顺时针方向的位置;保持架甩油槽的下游端位于保持架甩油槽的上游端的顺时针方向的位置;或者以滚子的周向为参照,滚子甩油槽的下游端位于滚子甩油槽的上游端的逆时针方向的位置;并且以保持架的周向为参照,保持架甩油槽的下游端位于保持架甩油槽的上游端的逆时针方向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子轴承组件和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向着大推重比、高可靠性、高耐久性和低耗油率等方向发展。轴承腔和滚子轴承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工作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航空发动机的转速进一步提高,想要提高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效率,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滚子及其附件的设计与运行状态至关重要。
如图1所示,航空发动机900的滚子轴承组件1是航空发动机900正常工作的关键零部件,布置在航空发动机的轴颈与轴承座之间,用于支撑转子。随着航空发动机900的转速不断升高,滚子轴承组件1的滚子10与内圈11的滚道和外圈12的滚道之间摩擦生热,温度急剧上升,引起滚子轴承组件1升温。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滚子轴承组件1内部润滑油不能及时带走滚子轴承组件1中的热量,将使得滚子轴承组件1的温度进一步增加,轴承性能下降,甚至导致轴承失效,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目前已有的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结构存在如下缺陷:如图2所示,在内圈11的滚道壁面与保持架13之间的润滑油一部分通过内圈两侧端流出,另一部分通过滚子与兜孔之间的微小间隙流到外圈12的滚道上,最后从外圈12两侧端流出。由于通过保持架13的兜孔间隙的润滑油量较少,因而保持架13附近的润滑油流动与换热能力都十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润滑油会不可避免地积聚在内圈11的滚道壁面上,而流经外圈12的滚道壁面与保持架13的外壁面的润滑油却很少。因此,可以发现,在目前的航空发动机中,滚子轴承组件1的散热能力较弱,尤其当航空发动机900处于急加速、急减速或者其他一些特殊工况较长时间运行时,更容易导致润滑油在内圈11的滚道壁面与保持架13之间积聚,导致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被润滑油带走,进而导致滚子轴承组件1的温度升高,与此同时,外圈12的滚道壁面由于润滑油较少,其冷却能力较差,将直接导致轴承性能下降,从而进一步致使发动机性能不断下降,甚至破坏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子轴承组件,该滚子轴承组件具有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该航空发动机包括上述滚子轴承组件。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滚子轴承组件,包括内圈、滚子、保持架和外圈;所述保持架具有兜孔、保持架内表面和保持架外表面;
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内侧和外侧;所述保持架内表面与所述内圈的外壁面相对设置,并限定出内圈间隙;所述保持架外表面和所述外圈的内壁面相对设置,并限定出外圈间隙;所述兜孔贯穿所述保持架,并连通所述内圈间隙与所述外圈间隙;所述滚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兜孔中,并且被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夹持;
所述滚子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滚子甩油槽,所述保持架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持架甩油槽;
所述滚子甩油槽从上游端到下游端的延伸方向是从所述滚子的轴向中央到所述滚子的轴向的端面的方向,并且所述保持架甩油槽从上游端到下游端的延伸方向是从所述兜孔的轴向的边缘到所述保持架的轴向的端面的方向;
其中,以所述滚子的周向为参照,所述滚子甩油槽的下游端位于所述滚子甩油槽的上游端的顺时针方向的位置;并且以所述保持架的周向为参照,所述保持架甩油槽的下游端位于所述保持架甩油槽的上游端的顺时针方向的位置;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7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