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侧流层析技术检测樟疫霉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7152.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戴婷婷;汪澳华;于潇玮;胡涛;焦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44;C12Q1/68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酶介导 等温 扩增 层析 技术 检测 樟疫霉 引物 探针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PA‑LFD技术检测樟疫霉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及其应用方法。采用所述引物及探针组合检测樟疫霉的具体方法为:1)提取待测样本DNA;2)以DNA为模板,进行RPA扩增;3)应用LFD进行扩增产物检测;当试纸条出现两条棕色条带,一条位于质控区内,一条位于检测区,则结果为阳性,表明样本中含有樟疫霉;当试纸条只有质控区出现一条棕色条带,检测区没有条带,则结果是阴性,表明样本中不含有樟疫霉。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及探针组合RPA扩增效果好,条带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樟疫霉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侧流层析技术(RPA-LFD)检测樟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mi)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樟疫霉菌(Phytophthora cinnamomi)属于卵菌门(Oomycota)、卵菌纲(Oomycet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腐霉科(Pythiaceae)、疫霉属(Phytophthora)。樟疫霉可侵染樟属植物引起根部腐烂以及枝干溃疡等病害,会对樟属植物造成毁灭性打击。樟疫霉菌寄主广泛,可以侵染上千种植物。据报道,樟疫霉已经造成澳大利亚西南地区森林发生结构和植物种群变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目前对该病害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检疫,防止病原菌的传播扩散是控制该病的最有效措施。为此应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快速检测方法,为病害的风险及研究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有利于降低樟树疫病引起的损失。
传统的樟疫霉菌的分类鉴定主要是基于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特征等。传统的分离疫霉菌的方法采用诱捕法从土壤、灌溉水和植物材料中分离疫霉菌。为了提高诱捕效果,可在土壤溶液中加入少量抗生素和杀菌剂抑制杂菌生长。适用于做诱饵的植物材料因不同疫霉菌也有所不同,松针适合用于诱捕樟疫霉菌。传统方法在樟疫霉菌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费时费力而且要求操作者具备专业的疫霉菌分离、形态学鉴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传统分类鉴定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易受人为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不能在病害潜伏期和发病初期做出诊断,很难对病害发生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有效控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CR技术为植物病原诊断提供了快速、灵敏、准确的优势。普通PCR的方法已经成功用于检测樟疫霉菌,虽然PCR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上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检测时间仍然比较长,大概4~5h,同时PCR法依赖精密的温度循环装置,其检测灵敏度比较高、检测过程复杂,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lification,RPA)技术被公认是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重组酶与引物结合形成蛋白-DNA复合物,能在双链DNA中寻找同源序列。一旦引物定位了同源序列,就会发生链交换反应形成并启动DNA合成,对模板上的目标区域进行指数式扩增。另外,RPA技术有多重工具酶匹配进行有效扩增,扩增效率远高于传统的PCR技术,所用时间更短,最短可在5min内实现。由于RPA技术具有扩增用时短、不需昂贵仪器、特异性好等特点,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RPA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只需要1对引物即可在37℃左右的恒温条件下实现模板核酸的扩增,不需要通过高低温度循环实现核酸解链和退火,因此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而且37℃的常规反应温度很容易满足,适合基层对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RPA可以与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结合起来应用,在RPA扩增体系中,需要生物素标记的反向引物和荧光素标记的探针,探针在距荧光素30个碱基处有一个脱碱基位点(dSpacer),该位点可被nfo核酶识别、切割,产生新的羟基末端,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形成带有生物素和荧光素双标记的RPA产物,然后将产物应用LFD试纸条样进行检测。LFD样品端包被有带荧光素抗体的纳米金粒,检测线上包被有生物素抗体,当反应液进入试纸条时,带有荧光素和生物素的扩增产物就会通过抗原抗体结合作用,在检测线上形成生物素抗体-核算-纳米金粒复合体并显色。检测时间短,5分钟左右就能目测结果,肉眼判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7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