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7330.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鹏;黄金华;曾礼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60 | 分类号: | C07C211/60;C07D307/91;C07D333/76;C07D209/86;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包含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的结构:其中:A、B和C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且A、B中至少一个为式(2)表示的基团。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OLED器件中的电子传输层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器件性能和稳定性。本发明同时保护采用上述通式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可用于电子器件中的电荷传输材料,特别是空穴类电荷传输材料,尤其是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空穴注入,空穴传输的材料使用。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饱和度高的优点,特别是其不含背光源,器件结构简单,工作温度范围广,通过挠曲基板可实现柔性显示的特点,使得其成为继LCD后的下一代的显示技术,已经逐渐展现出其广阔的商业应用的前景。
一般的最简单的OLED器件结构是在两个电极间蒸镀几十到几百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通过在两个电极上施加一定的电压来使材料发光。为了实现更高的发光效率和寿命,还需要引入各种辅助层来平衡载流子的传输,通常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一个效率好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是器件结构以及各种有机材料的优化搭配的结果,为了实现器件以更低的工作电压来实现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工作寿命,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期获取更高性能的材料,使OLED发光器件达到更好的工作状态。
在OLED器件中,空穴传输材料可以提高空穴在器件中的传输效率,对器件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空穴材料的基本要求包括有(1)具有较高的空穴迁移率;(2)其最高分子占据轨道能级(HOMO)要匹配与其接触的功能层,从而能够实现空穴的有效注入和传输;(3)适宜的热稳定性,要求空穴材料能够蒸镀形成致密均一的薄膜,防止针孔出现,避免缺陷造成对效率及寿命的影响。所以需要空穴材料要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非结晶形态。
芴类衍生物有着的特殊的刚性平面结构,化学稳定性高,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性能。专利US2008000736开发一种芴的2,7双三芳胺结构的材料以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CN107641116A中,开发了在芴的2,3位双取代三芳胺材料,提升了器件性能。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仍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平衡器件的空穴迁移率,来满足低驱动电压、高电流效率、较长的使用寿命,所以开发新型的空穴传输材料仍是目前紧迫任务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芴类的衍生物,通过对取代基以及取代位置的选择,确保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共轭平面和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从而获得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光学稳定性,特别是具有优良的空穴传输性能、高载流子的迁移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如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
R和R’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者未取代的下述取代基团中的一种:C1~C20的烷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1~C20的烷氧基、C6~C18的芳基、C6~C18的芳氧基或C4~C18的杂芳基,R与R’可以连接成环;
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取代到最大允许个数的取代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或者选自取代或者未取代的下述取代基团中的一种:C1~C12的烷基、C1~C12硫代烷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1~C12的烷氧基、硅烷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7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