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7654.8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冯魁;舒鑫;刘振邦;郝建国;翁吉铭;耿延朝;胡冰;张思宇;张江楠;郭鹏;梁盈;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筒 风筒法兰 焊接变形 压缩机 预测 焊接 温度边界条件 计算机设备 分析软件 焊接模拟 焊接条件 热源参数 三维模型 法兰件 弯板 预设 压缩机技术领域 焊接变形量 防变形 网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焊接风筒已进行网格划分的三维模型和所述焊接风筒的实际焊接条件,所述焊接风筒包括风筒弯板组件和法兰件;将所述三维模型导入至预设焊接模拟分析软件,根据所述实际焊接条件设定所述预设焊接模拟分析软件中的热源参数和温度边界条件;根据所述热源参数和所述温度边界条件,预测所述风筒弯板组件与所述法兰件的焊接变形量。本发明适用于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同时也适用于防变形措施的可靠性论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制造业中压缩机风筒多为焊接结构,风筒弯板与法兰通常采用多层多道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风筒,由于焊接填充量大,多层多道焊过程结束后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变形,最终导致风筒弯板与法兰焊接后,法兰平面产生四周向上翘起的蝶型变形,这种风筒法兰环向厚度的不均匀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目前,解决焊接变形问题的传统方法多数依靠生产经验,通过改变焊接顺序和焊接坡口形式等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逐一尝试进而减小常见工件的焊接变形,然而,采用这种传统的试验方式,逐一改变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寻求减小风筒法兰焊接变形量的方法,不但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同时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且在工件焊接前无法进行变形预测,工艺指导缺乏理论依据,无法客观评价焊接质量,从而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不断降低风筒法兰焊接变形,优化焊接工艺,从而提升压缩机产品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焊接风筒已进行网格划分的三维模型和所述焊接风筒的实际焊接条件,所述焊接风筒包括风筒弯板组件和法兰件;
将所述三维模型导入至预设焊接模拟分析软件,根据所述实际焊接条件设定所述预设焊接模拟分析软件中的热源参数和温度边界条件;
根据所述热源参数和所述温度边界条件,预测所述风筒弯板组件与所述法兰件的焊接变形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风筒法兰焊接变形的预测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焊接风筒已进行网格划分的三维模型和所述焊接风筒的实际焊接条件,所述焊接风筒包括风筒弯板组件和法兰件;
设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导入至预设焊接模拟分析软件,根据所述实际焊接条件设定所述预设焊接模拟分析软件中的热源参数和温度边界条件;
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热源参数和所述温度边界条件,预测所述风筒弯板组件与所述法兰件的焊接变形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焊接风筒已进行网格划分的三维模型和所述焊接风筒的实际焊接条件,所述焊接风筒包括风筒弯板组件和法兰件;
将所述三维模型导入至预设焊接模拟分析软件,根据所述实际焊接条件设定所述预设焊接模拟分析软件中的热源参数和温度边界条件;
根据所述热源参数和所述温度边界条件,预测所述风筒弯板组件与所述法兰件的焊接变形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7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