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杯焙烧钒钛球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8097.1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饶家庭;王禹键;付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2 | 分类号: | G01N25/02;C22B1/242;C22B1/02;C22B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睿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焙烧 钒钛球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杯焙烧钒钛球团的方法,可适用于没有专业焙烧设备的实验室使用,能焙烧出适合实验研究需求的球团。本发明不需要专用的球团焙烧设备,通过烧结杯以及特定的球团布料方式即可完成满足实验室研究需求的球团焙烧,本发明所生产的球团氧化性气氛充足、球团固相结晶明显,且一次生产量较大,能够满足实验室对球团各项指标及冶金性能的检测和研究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尤其是一种烧结杯焙烧钒钛球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申请人单位所开采铁矿中的铁钛紧密共生,在选矿过程中通过磨矿,不能使铁钛有效分离,大部分钛以钛铁晶石的形式存在,随铁一起进入精矿中,形成了钒钛磁铁精矿,铁精矿中的钛高达10%以上,含铁仅54%,以此原料进行烧结需要配入较高配比的进口矿粉和国内高粉,以提高烧结矿的含铁品位。而申请人单位地处内陆,进口矿运入物流成本高达300元每吨,国内高粉物流成本也较大,导致了炼铁成本与同行业相比大幅度提高,严重制约了申请人单位的发展,为此申请人决定开展提高钒钛矿品位的研究,通过高品位钒钛矿替代进口矿,降低炼铁生产成本。
根据工艺矿物学进行理论分析发现,申请人单位目前所用的钒钛精矿理论品位在59%左右,要达到理论品位必须尽可能的对钒钛磁铁矿进行细磨且必须细磨至-400目粒度部分达到90%以上才能实现。但通过烧结实验发现,如此细粒度的高品位钒钛磁铁矿加入烧结,对烧结操作参数及控制水平要求较高,生产现场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而其各项性能确非常适合做球团处理,成球性能较好,高炉大批量使用此类钒钛精矿也能提高入炉品位,降低炼铁成本。
目前国内的球团焙烧工艺主要采用首钢京唐带式焙烧机焙烧球团的工艺流程,其流程为将球团布在带式台车上,通过链条传动带动球团向一个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球团被不同温度段干燥、预烧和焙烧。而申请人所需要的是能满足特定实验研究所需的球团焙烧方式,上述焙烧工艺只适合在生产线上进行,不适用于没有相应焙烧设备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结杯焙烧钒钛球团的方法,可适用于没有专业焙烧设备的实验室使用,能焙烧出适合实验研究需求的球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结杯焙烧钒钛球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高品位超细粒级的钒钛磁铁精矿与粘接剂、溶剂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圆盘造球机进行造球;
步骤三、将圆盘造球机所造生球进行粒度筛分,选取粒度8~16mm的生球作为待焙烧球团,粒度小于8mm的生球作为母球返回造球盘进行再长大;
步骤四、在烧结杯中放置蓖条,并在蓖条上铺上高度20~25mm的熟球作为铺底料;
步骤五、以蓖条正中心位置为圆心放置挡圈,在挡圈与烧结杯内壁之间均匀布入粒度8~10mm的熟球,在挡圈内均匀布入粒度8~16mm的待焙烧球团,布料完成后取出挡圈;
步骤六、对烧结杯进行点火焙烧,保证烧结杯底部抽风负压;
步骤七、焙烧完成后,将球团冷却至室温后对其抗压强度进行测试。
进一步的是:步骤一所选用钒钛磁铁精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TFe 58~60%、FeO 25~35%、CaO 0.5~1.0%、SiO2 2.5~3.5%、MgO 1.0~2.0%、Al2O3 2.0~3.0%、V2O5 0.6~0.7%、TiO2 5.5~6.5%。
进一步的是:所述钒钛磁铁精矿按重量百分比计粒度为-400目的比例大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