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抗震、温控的IMU封装盒及其加工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8126.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4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敦柱;王浩;王辛望;金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25/04 | 分类号: | B65D25/04;B65D25/02;B65D81/02;B65D81/18;B65D2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红梅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抗震 温控 imu 封装 及其 加工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可实现抗震、温控的IMU封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腔体、减震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外壳体上设有显示窗口和进出线口,内腔体密封于外壳体内,内腔体与外腔体两者无接触,加热装置设置于内腔体的外表面,减震装置设置于内腔体与外壳体连接处,功能板固定于内腔体内;
减震装置包括第一金属块、第二金属块以及设置于第一和第二金属块之间的橡胶组块,第一金属块为长条形凸块,第二金属块包括长条形凹块和两个金属支板,金属支板垂直设置于长条形凹块的平板侧的两端;橡胶组块为空心结构,且分别与长条形凸块和长条形凹块嵌合;第一金属块与外壳体上的限位台阶卡合,内腔体嵌入第二金属块的两个金属支板和凹块形成的凹形结构内,且凹块卡合在内腔体上的限位台阶上;限位台阶只与金属块连接,与橡胶组块不接触;
该IMU封装盒的加工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减震装置的制作:
根据模具制作所需的橡胶组块,橡胶组块长度根据实际需求制作;第一金属块和第二金属块选用铝合金材料,按照要求注模成型或者切削成型;第一金属块、橡胶组块和第二金属块之间分别用胶水粘合,保证能承受较大的剪切力;
(2)外壳体的加工:
选用铝合金材料按照要求注模成型或者切削成型,然后精准打孔;
(3)内腔体的加工:
选用铝合金材料按照要求注模成型或者切削成型,然后精准打孔;
(4)橡胶插板的制作:
根据功能板的厚度和间隔间隙制定插板的形状,利用模压或者切割工艺制作;
(5)固定和装配:
将功能板两端分别插入步骤(4)的橡胶插板上的插槽中,然后将其推入步骤(3)的内腔体中,在内腔体的外表面附着一层加热丝或加热膜,连接并调好温控电路板,再将步骤(1)中的一对减震装置放置在内腔体的限位台阶上,然后将上述整体装置固定在外腔体的限位台阶上;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用螺钉固定或根据具体工作要求而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抗震、温控的IMU封装盒,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包括上下对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底部开口,相对的两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另一侧壁上设有显示窗口;下壳体顶部开口,相对的两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另一侧壁上设有进出线口;显示窗口和进出线口位于同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抗震、温控的IMU封装盒,其特征在于,内腔体两侧开口,且由隔离板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内腔体相对的两侧壁外部均设有第三限位台阶,第三限位台阶与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抗震、温控的IMU封装盒,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为附着于内腔体外表面的加热丝或加热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抗震、温控的IMU封装盒,其特征在于,功能板通过橡胶插板固定在内腔体中,橡胶插板上设有若干平行的长方形插槽,功能板的两端分别插入橡胶插板的插槽内,然后从侧面插入内腔体内,使两个相对的橡胶插板分别紧贴于内腔体的两个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抗震、温控的IMU封装盒,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内表面镀一层隔热分子膜,以反射热辐射,实现将内腔体内的空气控制在工作最佳温度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抗震、温控的IMU封装盒,其特征在于,功能板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计传感器和温控电路板,温控电路板用于监测内腔体内的温度,并控制加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1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外卖箱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收纳格局可变的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