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8599.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6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苟泽浩;季德伟;陶雪;王凯;张达峰;孙赟硕;齐杰;崔建伟;连喜增;孙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贝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脱盐罐 超声波 油泥 淤积 电脱盐 无限延伸 驻波场 超声波作用区 声波作用装置 石油化工技术 超声波反射 超声波作用 反射超声波 连续性生产 应用超声波 超声处理 混合作用 检修作业 结构形成 生产过程 生产技术 原油混合 反冲洗 无死角 盐罐 炼油厂 叠加 平行 停工 原油 覆盖 联合 | ||
1.一种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油混合后进入超声波作用装置,超声波作用装置内通过超声波作用区结构形成一种平行对射超声波与管道反射超声波的混合作用方式的超声波,超声波叠加实现驻波场效应,通过形成的驻波场以及超声波传播的无死角覆盖与无限延伸的作用对混合后原油超声处理,处理完毕后进入电脱盐罐进行电脱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处理中超声波的声强为0.03-10w/cm2,频率为10kHz-200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作用装置(12)包括超声波作用区和超声波换能器(6),超声波作用区是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管道式结构,管道式结构两端分别设置相同的超声波换能器(6),两个超声波换能器(6)的发射面为圆型平面,圆型平面轴向同心,相互平行,对向设置,发射面与管道式结构的中心线垂直;两个超声波换能器(6)产生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均匀的平行对射超声波(10),平行对射超声波(10)易于产生驻波场,两个超声波换能器(6)产生的经过管道式结构的管壁反射的非均匀的管道反射超声波(9),形成平行对射超声波(10)与管道反射超声波(9)的混合作用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管道式结构与两端安装的超声波换能器(6),以管道中轴线垂直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呈两边对称性结构;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管道式结构包括两头的大直径直管段(1)和中间的小直径直管段(4),大直径直管段(1)和小直径直管段(4)通过过渡斜管(3)连接,两头的大直径直管段(1)上分别设置物料进口(2)和物料出口(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超声波换能器(6)发射面的圆面直径相等,圆面直径大于中间的小直径直管段(4)的直径,超声波换能器(6)设置有冷却液夹套(7)和显示控制回路(8),冷却液夹套(7)内设有冷却液,冷却液的冷却方式是循环水冷却方式或散热式非循环的冷却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控制回路(8)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通讯,超声波发生器控制超声波换能器(6),超声波发生器置于防爆柜(1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置于防爆柜(13)中的超声波发生器与控制单元(14)连接,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是DCS集中控制、PLC通讯控制或现场手动控制中的一种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射的超声波换能器(6)产生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平行对射超声波(10),是指与对射的两个超声波换能器(6)相连接的两个超声波发生器采集同一频率进行功率放大所产生的超声波;通过超声波作用区小直径直管段(4)区域的圆型发射面发射的对射的超声波,形成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平行对射超声波(10);超声波作用区大直径直管段(1)与小直径直管段(4),大小直径的变径采用同心异径大小头连接,通过同心异径大小头的斜面反射的对射的超声波经管道反射后反复改变传播方向形成与平行对射超声波(10)传播方向不一致的交织的管道反射超声波(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防止电脱盐罐油泥淤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直径直管段(4)与大直径直管段(1)的变径采用的同心异径大小头的过渡斜管(3)的斜面与直管段夹角小于45°时,管道反射超声波(9)穿越小直径直管段(4),沿物料进口(2)、物料出口(5)管道无限延伸,流体区域无死角覆盖;夹角大于45°时,管道反射超声波(9)在大直径直管段(1)内闭环传播,沿物料进口(2)、物料出口(5)管道无限延伸,流体区域无死角覆盖;夹角等于45°时,斜面反射的超声波只在大直径直管段(1)内闭环传播,作用区形成双驻波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贝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贝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5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