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厢车厢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9018.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 ||
本发明属于厢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厢车厢顶,包括:主框架、顶板和上边梁;所述主框架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顶横梁,分别固定于多根所述顶横梁同向两端的两根顶纵梁;两根所述顶纵梁的相对位置设有顶板收容槽,所述顶板收容槽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所述顶板设于多根所述顶横梁的上方,所述顶板的相对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顶板收容槽内;所述顶纵梁的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设有开口向下的边梁收容槽。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厢车厢顶中采用纵横结构的主框架,整体强度高。厢车厢顶中的底板采用卡接和粘接的方式,防水性能好,减少了加工制造工序。维修更换方便,不容易留下修补痕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厢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厢车厢顶。
背景技术
在厢车厢体的制造中,需要成型厢车的厢顶。相关技术中,使用顶横梁搭建骨架,上部使用顶蒙皮整体覆盖。相关技术的不足在于,顶横梁安装需打大量实心铆钉,顶蒙皮易被外物损坏造成漏雨;由骨架搭建的顶部强度较低,顶蒙皮铺展后需用重物压平,顶蒙皮与顶横梁间需大量打胶;且顶蒙皮与上边梁若铆接需大量打孔,费时且造成漏雨风险;相关技术中也公开了通过焊接实现顶蒙皮固定的结构和方法,但采用焊接的方式对工艺、设备要求较高。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厢车厢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厢车厢顶,包括:主框架、顶板和上边梁;所述主框架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顶横梁,分别固定于多根所述顶横梁同向两端的两根顶纵梁;两根所述顶纵梁的相对位置设有顶板收容槽,所述顶板收容槽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所述顶板设于多根所述顶横梁的上方,所述顶板的相对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顶板收容槽内;所述顶纵梁的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设有开口向下的边梁收容槽;所述上边梁包括:主体部、卡接部、第一连接部,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靠近所述上边梁的一端且所述卡接部部分收容于所述边梁收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卡接部的下端向靠近所述顶横梁的方向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支撑所述顶横梁的下部且与所述顶横梁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顶横梁与所述顶板接缝处设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顶纵梁与所述上边梁的接缝处设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顶纵梁还包括与所述顶板收容槽连通的腔体结构的第一隔水腔。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所述主框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共同围成腔体结构的第二隔水腔。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整体为空心的矩形,所述边梁收容槽的形状与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所述边梁收容槽的部分的外形尺寸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的外侧为弧状板。
优选的,所述上边梁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的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顶板收容槽的内侧相对位置设有多个齿状容胶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顶横梁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相连。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厢车厢顶中采用纵横结构的主框架,整体强度高。厢车厢顶中的底板采用卡接和粘接的方式,防水性能好,减少了加工制造工序。维修更换方便,不容易留下修补痕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厢车厢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厢车厢顶中的主框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沿所述主框架的长度方向截取一段);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主框架1,顶板2,上边梁3,密封胶4;
顶横梁11,顶纵梁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晟通天力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9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T板支座连接结构
- 下一篇:终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