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零件刚度衰减的结构件加工顺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9532.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杨帆;郑小伟;唐宇阳;张星;赵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3 | 分类号: | G05B19/409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有频率 加工 整体刚度 衰减 加工效率 零件刚度 顺序评价 结构件 折线 航空结构件 加工参数 衰减过程 衰减曲线 依次连接 绘制 规划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一种基于零件刚度衰减的结构件加工顺序评价方法,通过零件固有频率折线图以及利用零件固有频率折线图评价加工顺序的方法,利用不同加工顺序下各加工步零件固有频率绘制零件总体固有频率衰减折线图,根据规划的加工顺序依次连接一个加工顺序下各个加工步的各点得到该加工顺序下零件固有频率衰减曲线,通过零件总体固有频率衰减折线图反映零件整体刚度衰减过程,选取整个加工过程总体固有频率处于高水平的加工顺序折线,能够保持加工过程中零件整体刚度较好。加工过程中,相较于较低的整体刚度,较高的整体刚度,可以在加工过程中给定较大的加工参数,因此可以缩短加工时间,获得更大的加工效率,从而提高航空结构件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零件刚度衰减的结构件加工顺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器设计理念和零件制造技术的进步,航空结构件朝着复杂化,大型化方向发展,但是航空器减重又对航空结构件提出严格要求,航空结构件中出现了大量的型腔加工特征,结构件材料去除率达到80%以上,有些结构件甚至在95%以上,所以航空结构件加工时间集中于型腔材料去除过程,而航空结构件加工过程,实际是零件刚度逐渐衰减的过程,不同的加工顺序,对应不同的刚度衰减过程。
目前在航空结构件实际加工编程过程中,面对大量型腔,选择何种加工顺序对编程人员提出了很大挑战,编程人员通行做法是根据以往经验,考虑保持航空结构件加工过程中刚性来选择加工顺序,由于实际加工经验往往趋于保守,所以加工效率较低,增加零件延迟交付风险,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一种航空结构件加工顺序评价方法,在保证零件加工过程中刚度较好,提高航空结构件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零件刚度衰减的结构件加工顺序评价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零件刚度衰减的结构件加工顺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不同加工顺序进行计算模拟,得到每个加工顺序下加工零件的固有频率;
步骤2)、根据各加工顺序下加工零件的固有频率绘制待加工零件的总体固有频率衰减折线图,待加工零件的总体固有频率处于最高水平所对应的加工工序即为最佳加工工序。
进一步的,步骤1)中、对待加工零件的加工面进行分区得到不同分区加工面,对不同分区加工面规划不同的加工顺序,待加工零件为多型腔的结构件的,按型腔进行分区,对分区后的型腔给定加工顺序。
进一步的,给定加工工序根据排列组合包含所有可能的加工顺序。
进一步的,利用三维模型模拟不同加工工序下的待加工零件固有频率曲线图。
进一步的,具体的,根据给定加工工序生成第一加工步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模型,给定边界条件,对模型划分网格加工,计算并记录各加工阶固有频率,如果给定加工工序不符合加工要求,则继续生成下一加工步三维模型,如果给定加工工序符合加工要求,则提取不同加工步下待加工零件三维模型的固有频率,重复上述加工步完成所有加工工序。
进一步的,根据各加工步下待加工零件三维模型的固有频率最后绘制零件总体固有频率衰减折线图。
进一步的,待加工零件为多型腔的结构件的,按型腔进行分区,一个型腔为一个加工区域。
进一步的,一个加工顺序下含有多个加工步的,计算各加工步下的待加工零件的固有频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9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