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0339.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其泽;彭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苏向银;郑利华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修复剂 生态修复 制备 污染物 种植 抽样 土壤生态系统 搅拌机 活性炭粉末 无二次污染 有机质肥料 碱度检测 快速安全 石膏粉末 土壤表层 修复土壤 原料组成 装袋备用 取样法 透明袋 土壤 翻耕 取样 酸化 旋耕 整平 密封 地下水 秸秆 土地 农作物 并用 检测 记录 | ||
1.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抽样检测:采用五点取样或S型取样法对待修复土壤抽样,整合抽样土壤后进行碱性检测并记录;
步骤2、制备土壤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酸化秸秆10-15份、有机质肥料25-40份、石膏粉末5-10份、活性炭粉末8-15份经过搅拌机混合均匀并装袋备用;
步骤3、确定用量:在抽样土壤中加入所述土壤修复剂后用地下水浇溉并用透明袋密封,静置36~48h后,通过不同份量的所述土壤修复剂的添加并经过多次碱度检测,直到土壤的pH值达到6.5~7.5之间为止,以确定每亩土地所用的所述土壤修复剂的用量;
步骤4、种植农作物:将制备完成的所述土壤修复剂均匀撒在待修复土壤表层,使用旋耕机械进行均匀翻耕并进行浇溉,翻耕深度为200~400mm,将翻耕土壤进行整平后静置3~5天,然后种植待种农作物,农作物生长期间定期看护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所述有机质肥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任意比例的绿肥、松针土中加入占其重量10~15%有机肥和5~10%农家肥经过均匀混合并在18~25度的避光条件下静置48~72h制得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所述酸化秸秆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秸秆破碎成长度小于10mm后置入罐中,压实静置48~72h;然后向罐中加入酸化菌剂,再加地下水至淹没秸秆,然后密封罐体,保持罐内温度在10~15度,保温20至25天,将罐内秸秆取出,并置于通风处避光条件下烘干至水分为15~20%,即得到所述酸化秸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菌剂为含有植物乳杆菌、乳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戊糖片球菌中的两种或三种的且含量为70~80%的液体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菌剂的添加量为秸秆总量的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石膏粉末的目数为200~300目,其中目数200目、250目和300目的三种目数的比例为3:4: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小麦秆、玉米杆、高粱杆、谷杆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所述活性炭粉末为100~150目的果壳活性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耕土地种植产生的污染物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家肥为猪粪、牛粪、鸡粪、羊粪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03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