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调节的二网平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0504.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4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圣斌;赵岩;王天鹏;李毅;杨华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马庆朝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仿真 调节 平衡 方法 | ||
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调节的二网平衡方法,属于供热系统二次网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步骤如下:绘制供热系统二次管网平面图,确定各入户分支供热面积,建立二次网系统模型;利用水力分析系统,通过水力计算得到各管段流量及阀门理想开度;进行阀门的初调试,在供热之前,冷态运行时实现初平衡;供热初期结合系统立管的回水温度,室温的变化进行阀门的热态调试,实现水力平衡。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该平衡方法解决供热系统二次网水力失调现象,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供热系统水力工况,结合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计算阀门开度,然后按照计算的阀门开度设置,实现二次网水力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热系统二次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调节的二网平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主要针对一次管网,即换热站无人值守改造,很少涉及二次管网,导致二次管网水力失调现象极为普遍,由此造成的无效供热是目前能耗过高的最大问题,损失量约占供热量的20%左右。同时由于二次管网不平衡,导致生产智能化系统也无法充分发挥节能效果。
二次网的水力失调主要表现为各环路的流量输配不均衡,致使用户的室温冷热不均,近端用户室温偏高,供热过度,企业运营成本高;远端用户因室温偏低经常投诉,企业社会压力大。为缓解供热系统热力失调问题,往往采用增大循环流量的方法,即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供暖运行方式,虽然可缓解部分用户供热量不足的问题,但会使大部分用户的供热量偏大,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并且增大循环泵流量,势必会造成耗电量的增加。同时,由于二次管网不平衡,也间接导致换热站自控系统无法实现自动运行,使运行方式停留在远程手动调节,节能效益不大。
因此,为节约能源,提高供热质量,结合二网现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水力平衡调节,对供热企业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调节的二网平衡方法,该平衡方法解决供热系统二次网水力失调现象,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供热系统水力工况,结合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计算阀门开度,然后按照计算的阀门开度设置,实现二次网水力平衡。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调节的二网平衡方法,步骤如下:
S1、绘制供热系统二次管网平面图,确定各入户分支供热面积,建立二次网系统模型;
S2、利用水力分析系统,通过水力计算得到各管段流量及阀门理想开度;
S3、进行阀门的初调试,在供热之前,冷态运行时实现初平衡;
S4、供热初期结合系统立管的回水温度,室温的变化进行阀门的热态调试,实现水力平衡。
进一步的,利用建筑信息、供热面积信息、用户信息,建立水力计算模型,计算出阀门口径、工作开度,管子的内直径与流量、比摩阻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
其中R代表比摩阻,K代表粗糙度,Gt代表管段的水流量,ρ代表水的密度,d代表管子的内直径;
流速等于流量管道截面面积,如下式:
V=Gt/(900πd2) (2)
其中V代表流速,π代表圆周率;
阀门口径选型时,水力计算模型通过公式(1)计算比摩阻,确定阀门上的资用压差,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Δp=R·n-ps-Pmin (3)
其中Δp代表资用压差,R代表比摩阻,n代表最不利环路数,ps代表各用户管网压差,pmin代表在先设定的最小资用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0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