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用高光效端面导光板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0741.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中森智能终端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用高光效 端面 导光板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光效端面导光板及其制备工艺,该导光板包括入光面,与入光面相对设置的导光端面,连接入光面与导光端面的出光面,连接入光面与导光端面的导光面,所述出光面呈水平状,导光端面呈竖直状,导光面呈斜线状;入光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入光端面,入光端面的一端与上表面连接,另一端与下表面连接;上表面的另一端与出光面连接,下表面的另一端与导光面连接;上表面包括一靠近入光端面的水平段和一远离入光端面的倾斜段。该导光板采用模具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的导光板增加了光线的扩散角度和扩散范围,增加了散射混光效果,出光均匀效果好,制备工艺无毒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光效端面导光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液晶显示在平板显示市场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背光模组是提供液晶显示器产品中的一个背面光源组件,一般由背光光源、多层背光材料及支撑框架组成。背光质量决定了液晶显示屏的亮度、出射光均匀度、色阶等重要参数。导光板是背光模组中的重要结构,用于将背光源的线光源转换为亮度均匀的面光源,提高了光线射出的均匀性,一般会在导光板表面设置多个网点,用于破坏光束在导光板内部传输的全反射条件,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整体光学性能。
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在反光面设置有大量的向内侧凸起的网点,光线从导光板的入光面进入,再采用网版印刷技术,直接将油墨印刷在导光板的表面,而油墨直接印刷在导光板表面时粘合度低,存在有毒挥发性气体,不仅降低了导光板网点印刷效果,也加深了生产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申请号20161060346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光效、亮度均匀的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该导光板包括本体,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导光网格,导光网格的密度从本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通过在本体上激光雕刻出导光网格,再通过板材后处理、贴膜处理得到,可以将光源发出的光扩散开,且光线扩散的更加均匀。
综合研究现有的背光模组用导光板及其制备工艺,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导光板上的网点设置不够合理,包括其疏密程度、大小程度,不能使导光板发挥良好的光效效果;2、印刷所需的油墨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溶剂,存在一定的毒性,不够绿色环保,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危害;3、在蚀刻网点槽时,通常选用的蚀刻液为氯仿,首先氯仿毒性大,其次如果在生产中有残留的话,会在光照下逐渐氧化生成剧毒的光气,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光效端面导光板及其制备工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为入光面、导光端面、出光面、导光面的基础结构,并对入光面、导光面的形状结构作出细微改变,采用模具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得到。该导光板增加了光线的扩散角度和扩散范围,增加了散射混光效果,出光均匀效果好,制备工艺无毒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用高光效端面导光板,包括入光面,与入光面相对设置的导光端面,连接入光面与导光端面的出光面,连接入光面与导光端面的导光面,所述出光面呈水平状,导光端面呈竖直状,导光面呈斜线状;
所述入光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入光端面,入光端面的一端与上表面连接,另一端与下表面连接;上表面的另一端与出光面连接,下表面的另一端与导光面连接;
所述上表面包括一靠近入光端面的水平段和一远离入光端面的倾斜段,倾斜段呈直线状或弧线状;所述倾斜段与水平段之间具有一夹角α,倾斜段与出光面之间具有夹角β;
所述下表面呈向外凸的弧线状或斜线状;
所述导光面的表面设有向外或向内的凸起,凸起呈楔状或弧状,导光面上从下表面侧至出光面侧的凸起间距依次减小;所述凸起呈楔状时,排列在导光面的内侧表面,且从下表面侧至出光面侧的凸起面积依次减小;所述凸起呈弧状时,排列在导光面的外侧表面,且从下表面侧至出光面侧的凸起面积依次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中森智能终端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中森智能终端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0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TFT显示屏背光结构
- 下一篇:背光模块与输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