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1312.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1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周德全;祝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33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端子 条形孔 二极管芯片 负极端子 底盒 上盖 太阳能电池接线盒 封装体 左缺口 右部 左部 封装 负极接线 焊接固定 跳线连接 正极接线 电连接 缺口区 右端部 左端部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包括封装体、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二极管芯片,所述正极端子的右端部设有正极接线鼻、左部设有右条形孔,负极端子的左端部设有负极接线鼻、右部设有左条形孔;所述二极管芯片焊接固定于该正极端子上且位于该右条形孔的左方,该二极管芯片的一极电连接该正极端子、另一极通过跳线连接该负极端子;所述封装体包括底盒和上盖,该底盒和该上盖均呈“工”字形从而该底盒和该上盖的右侧均具有右缺口区、左侧均具有左缺口区;以及,该正极端子的左部、该负极端子的右部、该二极管芯片均封装在该封装体内,且该右条形孔位于该右缺口区内,该左条形孔位于该左缺口区内。优点是:体积小巧、成本较低、品质较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
背景技术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均至少包括封装体、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以及二极管芯片。其中,二极管芯片的两个电极(即二极管芯片的2个极)分别电连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而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以及二极管芯片均被封装在该封装体内,且可以采用树脂予以辅助封装。其缺陷在于:体积较大,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它具有体积小巧、成本较低、品质较佳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包括封装体、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二极管芯片,其中,该封装体采用绝缘材料制备,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均采用铜板冲压而成,
所述正极端子的右端部设有向右延伸的正极接线鼻、左部中间位置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右条形孔,负极端子的左端部设有向左延伸的负极接线鼻、右部中间位置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左条形孔;
所述二极管芯片焊接固定于该正极端子上且位于该右条形孔的左方,同时,该二极管芯片的一极电连接该正极端子、另一极通过跳线连接该负极端子;
所述封装体包括底盒和上盖,该底盒和该上盖均呈“工”字形从而该底盒和该上盖的右侧均具有右缺口区、左侧均具有左缺口区;
以及,
该正极端子的左部、该负极端子的右部、该二极管芯片均封装在该封装体内,且该右条形孔位于该右缺口区内,该左条形孔位于该左缺口区内。
所述底盒的右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条形定位块,且该底盒左部的前侧部和后侧部上均设有一圆柱形定位块,同时,该正极端子的左部中间位置设有条形定位孔,该负极端子的右部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上均设有一半圆形缺口,以及,条形定位孔和条形定位块相配,半圆形缺口和圆柱形定位块两两相配。
所述正极接线鼻和负极接线鼻均为“U”型接线鼻。
所述正极接线鼻的开口朝下、负极接线鼻的开口朝上,同时,该正极端子的上表面上位于该正极接线鼻的左侧设有负极线缆卡鼻、该负极端子的下表面上位于该负极接线鼻的右侧设有正极线缆卡鼻。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体积小巧、成本较低、品质较佳。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通过尽量减低封装体的体积,在整体上缩小了产品的空间占用,使其结构紧凑,能够用在多种场合中。同时,减少了锡膏用量,且生产中无需过多甚至无需焊接工序,极大降低了成本。以及,二极管芯片与端子直接焊接,而非常见的端子与二极管芯片需要焊接为常规二极管之后再与端子焊接,使产品的接触阻变降低,功耗降低,且产品可以由二极管厂商直接封装,更为专业,无需二次焊接,使产品的焊接处无气泡空焊情况,进一步确保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的俯视图(正极接线鼻和负极接线鼻未弯折为“U”字形状态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1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