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1601.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9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雁;郑斌义;吴玲;沈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液晶层、彩膜基板和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黑矩阵,第一黑矩阵设置有第一准直孔;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在第一黑矩阵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准直孔所在区域中;反射结构,位于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反射结构包括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反射反射结构朝向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入射的部分光线;第二反射面反射反射结构朝向背光模组一侧入射的部分光线。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光感元件接收的指纹识别信号强度较弱的问题,实现了显示面板出射光线强度的增加,进而增强了手指反射的指纹识别信号,改善了指纹识别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指纹识别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目前的显示面板中,通常将指纹识别技术与显示技术相结合,以使显示面板不仅具有显示功能,还能够进行指纹识别,提高了显示装置内信息的安全性能。
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过程通常为手指在接触玻璃表面时,指纹脊与玻璃接触,指纹谷悬空。当光束接近正入射,指纹脊和指纹谷分别与玻璃的界面反射率存在差异,采用光感元件可以探测由指纹脊和指纹谷反射回来的光强差别,从而进行指纹的识别。
现有显示面板通常将光感元件集成在阵列基板上,具体地,背光模组出光后经过显示面板到达手指,然后经过手指反射至光感元件上,此过程中背光模组出射的光和反射后的光均需要经过显示面板内的膜层结构,光线会受到影响,光感元件接收到的指纹识别信号减弱。并且,目前的显示面板中光感元件通常设置在面板的非开口区,在非开口区设置有准直孔结构,以避免光感元件受其他杂散光的干扰。准直孔结构一定程度上也阻挡了部分指纹识别的光线,导致光感元件接收到的指纹识别信号更弱,而增大准直孔面积以增强指纹识别信号的方式,会损失面板的开口率,降低面板整体的透过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有效提升指纹信号光的强度,保证面板开口率,改善指纹识别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液晶层、彩膜基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还包括:
第一黑矩阵,所述第一黑矩阵设置有第一准直孔;
多个指纹识别单元,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内,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黑矩阵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准直孔所在区域中;
反射结构,位于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
其中,所述反射结构和所述第一黑矩阵分别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内或分别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内;
所述反射结构包括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第一反射面和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所述反射结构朝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入射的部分光线;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反射结构朝向所述背光模组一侧入射的部分光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第一黑矩阵,其中第一黑矩阵中设置第一准直孔,指纹识别单元在第一黑矩阵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准直孔所在区域中,并设置反射结构,反射结构位于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同时利用反射结构的第一反射面将反射结构朝向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入射的部分光线进行反射,利用反射结构的第二反射面将反射结构朝向背光模组一侧入射的部分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可以利用反射结构反射光线,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增加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强度,进而增强手指反射的指纹识别信号,改善指纹识别能力,有助于减小准直孔面积,增加面板开口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1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