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1619.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9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蒋世卓;周仕其;陈奇;周宇;陈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太阳能组件置于无光照环境下加热,测试太阳能组件的温度及电阻;当电阻出现起始电阻的10%以上波动时,判断为电路接触不良;若电阻波动在起始电阻的10%以内,判断电路连通。当电阻出现起始电阻的10%以上波动时,判断为电路接触不良;若电阻波动在起始电阻的10%以内,判断电路连通。本发明在无光照环境下给太阳能组件加热,太阳能组件不工作,将太阳能组件作为一个电阻,通过测试太阳能组件的电阻可以分析太阳能组件的失效原因是否为内部虚接断路问题。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组件的可靠性检测出现问题时,比如双85测试(DH)、温度循环测试(TC)、湿冷冻测试(HF)、弯折测试等,需要做失效原因分析。
如何找到太阳能组件的失效原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太阳能组件置于无光照环境下加热,测试太阳能组件的温度及电阻;当电阻出现起始电阻的10%以上波动时,判断为电路接触不良;若电阻波动在起始电阻的10%以内,判断电路连通。
本发明在无光照环境下给太阳能组件加热,太阳能组件不工作,将太阳能组件作为一个电阻,通过测试太阳能组件的电阻可以分析太阳能组件的失效原因是否为内部虚接断路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太阳能组件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烘烤箱2-温度监测装置3-温度传感线4-电阻监测装置5-导线6-太阳能组件7-烘烤箱开关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查找太阳能组件的失效原因,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太阳能组件置于无光照环境下加热,测试太阳能组件的温度及电阻;当电阻出现起始电阻的10%以上波动时,判断为电路接触不良;若电阻波动在起始电阻的10%以内,判断电路连通。
目前便携太阳能组件在设计及制作过程中会将完整芯片根据组件电性能要求裁切为小尺寸的芯片使用,并且隔片之间的排布方式也会随着电性能要求进行排布,中间需要使用镀锡铜带连接。镀锡铜焊接在芯片上均为使用烙铁将胶膜融化后和镀锡铜带粘接。便携太阳能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正常弯折,发明人发现经过弯折后的组件在常温下测试功率无问题,但是因为太阳能组件本身使用方法限制(必须在太阳光照射时才可以发电),太阳光照射发电的过程中会导致组件温度升高,当组件温度升高后胶膜表面会有一定程度的熔化导致胶膜的粘接性变低,所以与镀锡铜带的粘接出现松动,接触不良现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随着太阳能组件温度的升高,组件的内阻出现波动现象,越来越大,直至内阻为“无穷大”导致太阳能组件失效,判断太阳能组件接触不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1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