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无线接入设备及其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1796.1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战明辉;王伟;张月坤;薛云雷;周竹青;卫瑞东;曾光坤;娄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32;H04W88/10;H04W4/42;H04W4/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接入设备 通信功能模块 存储介质 目标通信 目标线路 功能模块控制 获取目标 技术效果 目标车辆 目标指令 通信效率 响应目标 信息触发 选择目标 预先配置 通信 指令 | ||
本发明公开了车载无线接入设备及其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当前所处的线路的目标线路信息;根据目标线路信息触发预先配置的目标指令,并响应目标指令,从车载无线接入设备集成的多个通信功能模块中选择目标通信功能模块;通过目标通信功能模块控制目标车辆进行目标通信。通过本发明,达到了提高车载无线接入设备的通信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无线接入设备及其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列车无线接入单元(Train Access Unit,简称为TAU)是现代轨道交通的车地通信的必备装备,广泛安装在多种列车上。
随着无线通信产品的发展,列车无线接入单元具有多种无线通信接入设备。轨道线路由于建设时期不一样,现场环境不一样,技术条件不一样,多种无线通信接入设备尽管不兼容,但是在当前及未来某一段时间内仍会大量共存。由于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接入设备投入巨大,线路改造又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TAU的技术标准统一只能渐进推进,通常会存在多种无线通信接入设备在列车上共存。另外,无线通信接入设备的厂家众多,设备型号不统一,在列车车厢里面放置在不同的机箱中,占用大量的空间,同时维护这几种无线通信接入设备比较费时,存在车载无线接入设备的通信效率低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车载无线接入设备的通信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接入设备及其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车载无线接入设备的通信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接入设备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当前所处的线路的目标线路信息;根据目标线路信息触发预先配置的目标指令,并响应目标指令,从车载无线接入设备集成的多个通信功能模块中选择目标通信功能模块;通过目标通信功能模块控制目标车辆进行目标通信。
可选地,获取目标车辆当前所处的线路的目标线路信息包括:在目标车辆处于目标网络站点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车辆在当前所处的线路上的目标行驶信息,其中,目标线路信息包括目标行驶信息,目标网络站点在第一目标网络和第二目标网络覆盖下,且目标车辆在当前时间使用第一目标网络。
可选地,根据目标线路信息触发预先配置的目标指令,并响应目标指令,从车载无线接入设备集成的多个通信功能模块中选择目标通信功能模块包括:根据目标行驶信息触发预先配置的网络切换指令,并响应网络切换指令,控制车载无线接入设备将第一网络模块切换到第二网络模块,其中,目标指令包括网络切换指令,第一网络模块用于控制目标车辆使用第一目标网络,第二网络模块用于控制目标车辆使用第二目标网络,且目标通信功能模块包括第二网络模块。
可选地,控制车载无线接入设备将第一网络模块切换到第二网络模块包括:控制车载无线接入设备将WLAN网络模块切换到LTE网络模块,其中,第一网络模块包括WLAN网络模块,第二网络模块包括LTE网络模块。
可选地,获取目标车辆的目标行驶信息包括:获取由信号控制系统按照目标线路无线通信制式周期发送的目标行驶信息。
可选地,目标行驶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目标车辆的上行运行信息或下行运行信息。
可选地,根据目标线路信息触发预先配置的目标指令,并响应目标指令,从车载无线接入设备集成的多个通信功能模块中选择目标通信功能模块包括:根据目标线路信息触发预先配置的即时通信指令,并响应即时通信指令,从多个通信功能模块中选择宽带集群调度模块,其中,目标指令包括即时通信指令,目标通信功能模块包括宽带集群调度模块;通过目标通信功能模块控制目标车辆进行目标通信包括:通过宽带集群调度模块向目标终端传输即时通信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1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