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入耳式语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1833.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6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宋柏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聆感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齐文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耳 语音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语音装置,包括:接收模块以及与接收模块连接的侦测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佩戴者讲话时耳道内传递的生物特征;所述侦测模块,用于将所述生物特征与所述特定特征模型比对,当所述生物特征与所述特定特征模型匹配时,所述侦测模块对应所述生物特征生成输出信号;藉此,能够有效接收配戴者讲话时的生物特征,避免被周遭环境之杂音影响;而且能够通过提取配戴者耳道内专属生物特征,以达到专属匹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入耳式语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个人电子产品时,为了让佩戴者在不干扰他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声音咨询或进行语音交流,设有麦克风的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重要配件。
然而,佩戴者在使用麦克风进行语音交流时,语音内容会经由空气传达至麦克风,造成麦克风容易同时接到佩戴者的语音内容及所处环境下的杂音,导致语音交流的质量受到影响;而美国专利第20180098159、第20020141602号以及第US9036833B2号中,体积利用内耳道麦克风采集声音,籍以改善语音交流质量。
再者,佩戴者能够透过语音系统与移动终端装置进行沟通,举例来说,佩戴者只要对上述的移动终端装置讲出某项命令,系统便会依据佩戴者的语音信号,采取对应的操作。而目前语音系统都需要透过网络结合云端伺服器,取得云端伺服器的基本服务和资讯,其用意在于,将复杂且强大运算能力支援语音处理过程,交由云端伺服器来执行处理,以降低移动终端装置所需配置硬件的成本。
但是对于需要透过通讯录进行通话、传简讯等操作来说,由于需要上传通讯录至云端伺服器内,以寻找通话或传简讯的对象;因此,对于佩戴者的个人隐私安全,存在隐忧性。
此外,目前语音系统需与移动终端装置被启动时使用,佩戴者需要对移动终端装置说出官方制定的关键词或关键语,例如:hey siri或hey google now等,便能启动语音系统;但是官方制定的关键词或关键语,能够提供任何人使用,也就是说,任何人对移动终端装置说出制定的关键词或关键语,或是佩戴者环境周边有人说出制定的关键词或关键语,便能唤醒语音系统,如此一来,不具有专属匹配的控制方式,容易造成储存在移动终端装置内的个人资料的泄漏,无法有效保障佩戴者的资料隐私以及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入耳式语音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语音装置,包括:接收模块以及与接收模块连接的侦测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佩戴者讲话时耳道内传递的生物特征;
所述侦测模块,用于将所述生物特征与所述特定特征模型比对,当所述生物特征与所述特定特征模型匹配时,所述侦测模块对应所述生物特征生成输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设置有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为第一麦克风或加速规,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为第二麦克风;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单元为第一麦克风时,所述生物特征为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佩戴者讲话时由耳咽管传递的声音;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接收单元为加速规时,所述生物特征为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佩戴者讲话时耳骨产生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佩戴者讲话时由嘴巴所传递的声音;
进一步地,还包括降噪电路;所述接收模块设有扬声单元,所述扬声单元与所述降噪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侦测模块设置有储存单元和比对单元,所述储存单元设有特定特征模型,所述比对单元设置有讯号处理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聆感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聆感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1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放置固定的舞台音箱
- 下一篇:一种无线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