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RP约束CFST束组合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2106.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曹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云中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柱 薄型钢板 钢筋桁架 结构构件 力学性能 绿色环保 柱截面 围合 外围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约束CFST束组合柱,其可以作为结构构件。该组合柱主要包括:CFST束、带钢筋桁架薄型钢板、FRP;在组合柱的矩形截面的四角各布置一根CFST,在这些CFST之间用带钢筋桁架薄型钢板连接,并在柱截面外围用FRP围合。采用该组合柱可以增大空间、提高力学性能、缩短工期、节约物资、节省人力、利于绿色环保,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柱构件,尤其涉及一种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CFST(钢管混凝土杆)束组合柱,可以作为结构构件。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利用了钢材的高强度,并具有了很好的变形性能。由于钢管的横向约束作用,钢管混凝土柱内的混凝土利用率有很大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还可替代模板。由于以上各项优点,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通型钢混凝土柱中的钢材集中于柱截面中心,钢材性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横截面比较大的普通钢管混凝土柱,钢管外壁比较容易屈曲。在实际工程中,框架结构的梁内钢筋、剪力墙结构的墙水平钢筋,在普通钢管混凝土柱或普通型钢混凝土柱内的锚固连接都非常复杂。有必要开发建立一种新型组合柱,实现结构受力更加合理、结构材料利用效率更大提高、结构施工的快速方便、人工及材料的节省,从而为高性能的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RP约束CFST束组合柱,利用该组合柱作为结构构件,可以减小柱截面,增加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减轻结构自重,避免短柱的出现,改善柱的力学性能,提高材料利用率,方便结构施工,节省人力与财力,同时实现柱的装配工业化与整体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FRP约束CFST束组合柱,主要包括:CFST束、带钢筋桁架薄型钢板、FRP;CFST束由四根CFST构成,四根CFST分别设置于截面为矩形的组合柱的截面四个角上,相邻两个CFST之间各设置一个带钢筋桁架薄型钢板,且带钢筋桁架薄型钢板与CFST通过角钢连接,在组合柱外围缠绕围合有FRP,在组合柱内部填充混凝土。
上述技术方案中,钢管混凝土杆布置在矩形截面的四角,在这些钢管混凝土杆的钢管之间布置带钢筋桁架的薄型钢板,用连接角钢将钢管混凝土杆的钢管与薄型钢板连接,柱截面的其余部分为混凝土,并在钢管混凝土杆的钢管外壁上设置栓钉将混凝土与钢管组合,运用FRP将整个组合柱截面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柱应用了CFST,有效降低柱的轴压比,并加强了柱截面的四角;该柱混凝土在钢管及FRP的横向约束下,混凝土强度得到很好的利用;该柱内带钢筋桁架的薄型钢板加强了柱纵向抗拉、抗压强度,也加强了柱抗剪强度;该柱内的CFST、带钢筋桁架薄型钢板、FRP形成柱截面的外围系统,既可以作为构件受力的主要部分,又可以作为不拆卸模板;该柱内的CFST布置在柱截面的四角,中部混凝土区域便于较好地处理复杂节点处的连接问题;柱内尺寸较统一的CFST可作为标准化的预制构件,通过柱截面中心区域混凝土现浇将预制构件组合形成整体,这样既较大程度地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业化以及构件标准化,又可以保证作为关键竖向构件的柱的整体性,在保证结构安全基础上实现更好的施工工业化,并为结构预制构件标准化后可持续再利用开辟一种途径;在混凝土及FRP的作用下,钢管屈曲破坏得到更好的控制,钢管厚度减小并减小自重,并提高了柱耐高温、耐腐蚀的能力;增加室内空间的利用率,改善人们生活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柱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钢管混凝土杆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带钢筋桁架薄型钢板断面图。
图中:1、钢管混凝土杆(CFST),2、带钢筋桁架薄型钢板,3、角钢,4、混凝土,5、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6、方钢管,7、钢管内混凝土,8、栓钉,9、钢筋桁架,10、薄型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云中,未经曹云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2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